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参数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机组主要设备特性分析 | 第13-22页 |
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原理 | 第13页 |
2.1.1 燃气轮机循环(Brayton循环) | 第13页 |
2.1.2 蒸汽轮机循环(Rankine循环) | 第13页 |
2.2 机组主要设备特性 | 第13-19页 |
2.2.1 轴流式压气机特性 | 第13-14页 |
2.2.2 燃气轮机特性 | 第14-15页 |
2.2.3 余热锅炉特性 | 第15-17页 |
2.2.4 汽轮机特性 | 第17-18页 |
2.2.5 凝汽器的特性 | 第18-19页 |
2.3 机组热经济性能指标分析 | 第19-21页 |
2.3.1 燃气轮机的能量平衡关系 | 第19页 |
2.3.2 非补燃式余热锅炉的能量平衡关系 | 第19-20页 |
2.3.3 蒸汽轮机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 | 第20页 |
2.3.4 联合循环热效率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机组主要设备建模 | 第22-48页 |
3.1 建模方法 | 第22-25页 |
3.1.1 常用建模方法 | 第22-23页 |
3.1.2 粒子群算法理论 | 第23-25页 |
3.2 设备特性建模 | 第25-47页 |
3.2.1 燃气轮机侧建模 | 第25-30页 |
3.2.2 余热锅炉建模 | 第30-34页 |
3.2.3 汽轮机侧建模 | 第34-46页 |
3.2.4 热耗特性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状态重构 | 第48-55页 |
4.1 机组模型重构 | 第48-50页 |
4.2 性能分析软件 | 第50-51页 |
4.3 重构模型验证 | 第51-54页 |
4.3.1 热经济指标计算结果验证 | 第51-52页 |
4.3.2 燃气轮机参数重构结果验证 | 第52页 |
4.3.3 余热锅炉参数重构结果验证 | 第52-53页 |
4.3.4 蒸汽轮机参数重构结果验证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负荷参数优化 | 第55-60页 |
5.1 联合循环机组的能耗特性 | 第55页 |
5.2 等微增率法原理 | 第55-56页 |
5.3 基于等微增率法的负荷分配模型 | 第56-57页 |
5.4 联合循环机组的负荷分配优化 | 第57-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