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8页 |
1.1 活泼环状亚胺参与的不对称反应研究进展 | 第12-34页 |
1.1.1 不对称Mannich反应 | 第12-16页 |
1.1.2 不对称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 第16-19页 |
1.1.3 不对称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 | 第19-20页 |
1.1.4 不对称芳基加成反应 | 第20-25页 |
1.1.5 不对称烯(丙)基化及炔(丙)基化反应 | 第25-29页 |
1.1.6 不对称环加成反应 | 第29-32页 |
1.1.7 不对称氢化反应 | 第32-34页 |
1.2 N-丙啶不对称开环反应 | 第34-45页 |
1.2.1 不对称亲核开环反应 | 第34-44页 |
1.2.2 不对称环加成反应 | 第44-45页 |
1.3 论文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第45-48页 |
第二章 镍催化富电子呋喃或吡咯与环状亚胺酯不对称Mukaiyama-Mannich反应 | 第48-58页 |
2.1 引言 | 第48-50页 |
2.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50-57页 |
2.2.1 手性配体筛选 | 第50-52页 |
2.2.2 溶剂效应研究 | 第52页 |
2.2.3 反应温度及呋喃保护基比较 | 第52-53页 |
2.2.4 底物实验 | 第53-55页 |
2.2.5 克级反应及合成应用 | 第55-56页 |
2.2.6 产物绝对构型及不对称诱导模型 | 第56-5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镍催化氧化吲哚与环状磺酰亚胺酯不对称Mannich反应构建连续季碳手性中心 | 第58-69页 |
3.1 引言 | 第58-61页 |
3.2 条件优化 | 第61-67页 |
3.2.1 手性配体筛选 | 第61-62页 |
3.2.2 溶剂效应研究 | 第62-63页 |
3.2.3 添加剂考察 | 第63-64页 |
3.2.4 亲核试剂取代基效应 | 第64-65页 |
3.2.5 反应Lewis酸比较 | 第65-66页 |
3.2.6 底物实验 | 第66-67页 |
3.3 可能的反应催化循环图 | 第67-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铱催化3-羟基-3-芳基异吲哚啉-1-酮不对称氢解反应研究 | 第69-79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胺基半缩醛不对称氢解反应研究 | 第70-77页 |
4.2.1 反应条件初步建立 | 第70-71页 |
4.2.2 溶剂效应研究 | 第71-72页 |
4.2.3 添加剂和质子酸筛选 | 第72-73页 |
4.2.4 配体考察 | 第73-74页 |
4.2.5 反应温度及氢气压力考察 | 第74-75页 |
4.2.6 底物实验 | 第75-77页 |
4.3 可能的机理循环图 | 第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铜催化烯烃与N,O-胺基半缩醛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 第79-87页 |
5.1 引言 | 第79-80页 |
5.2 条件优化 | 第80-86页 |
5.2.1 金属Lewis酸筛选 | 第80-81页 |
5.2.2 溶剂效应研究 | 第81-82页 |
5.2.3 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考察 | 第82-83页 |
5.2.4 反应对映选择性可行性考察 | 第83-84页 |
5.2.5 底物实验 | 第84-86页 |
5.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吲哚与2-芳基N-磺酰基氮丙啶不对称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 第87-98页 |
6.1 引言 | 第87-89页 |
6.2 反应条件优化 | 第89-96页 |
6.2.1 手性配体筛选 | 第89-91页 |
6.2.2 溶剂效应研究 | 第91页 |
6.2.3 其他影响因素考察 | 第91-92页 |
6.2.4 底物实验 | 第92-95页 |
6.2.5 产物转化 | 第95页 |
6.2.6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95-9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七章 实验部分 | 第98-166页 |
7.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98页 |
7.2 环状磺酰亚胺酯的合成 | 第98-102页 |
7.3 富电子呋喃及吡咯的合成 | 第102-104页 |
7.4 富电子呋喃及吡咯与环状磺酰亚胺酯反应操作及产物数据 | 第104-116页 |
7.5 33-取代氧化吲哚的合成 | 第116-118页 |
7.6 3-取代氧化吲哚与环状磺酰亚胺酯反应产物数据 | 第118-125页 |
7.7 3-芳基-3-羟基异吲哚啉-1-铜的合成 | 第125-130页 |
7.8 铱催化3-羟基-3-芳基异吲哚啉-1-酮反应操作及数据 | 第130-136页 |
7.9 3-羟基异吲哚啉-1-铜的合成 | 第136页 |
7.10 简单烯烃与半缩醛反应操作及数据 | 第136-144页 |
7.11 2-取代N-磺酰胺三元杂环的合成 | 第144-150页 |
7.12 吲哚与N-三元杂环的反应操作及产物数据 | 第150-16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6-170页 |
8.1 总结 | 第166-168页 |
8.2 展望 | 第168-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81页 |
附录 部分化合物核磁及液相谱图 | 第181-18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8-189页 |
致谢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