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5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3-15页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房产税征收问题的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房产税征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供给管理理论 | 第15-17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 房产税的概念 | 第17页 |
2. 房产税与财产税 | 第17页 |
3. 房产税与直接税 | 第17-18页 |
(三) 我国房产税征收改革的理论意义 | 第18-19页 |
1. 调节住房供给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 | 第18页 |
2. 完善税制结构,改善地方政府的税收体系 | 第18页 |
3. 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 第18页 |
4. 抑制投机行为,调控住房价格 | 第18-19页 |
(四) 房产税对供给结构的调节机理 | 第19-20页 |
三、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我国房产税征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我国房产税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21页 |
(二) 我国现行房产税状况分析 | 第21-22页 |
(三) 我国房产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26页 |
1. 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经济结构调节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 第22-23页 |
2. 税制设计不合理,难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使命 | 第23-24页 |
3. 房地产税费征收体系不合理,导致扭曲性资源配置 | 第24页 |
4. 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保障 | 第24-25页 |
5. 小产权房税收征管缺乏规范,增加了房产供给结构的不确定性 | 第25-26页 |
四、沪、渝两市房产税改革试点实证分析 | 第26-33页 |
(一) 沪渝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比较 | 第26-28页 |
(二) 沪渝房产税改革效果分析 | 第28-33页 |
1. 对个人住房价格的调控效果甚微 | 第28页 |
2. 对地方财政收入状况改善不明显 | 第28-30页 |
3. 对商品房供给结构的优化效果显著 | 第30-32页 |
4. 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有限 | 第32-33页 |
五、房产税征收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第33-36页 |
(一) 不同国家房产税征收制度比较 | 第33-34页 |
1. 美国 | 第33页 |
2. 英国 | 第33页 |
3. 德国 | 第33-34页 |
4. 新加坡 | 第34页 |
(二) 国际经验对我国房产税征收改革的启示 | 第34-36页 |
1. 房产税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第34页 |
2. 设计科学合理的房产税税制 | 第34-35页 |
3. 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和住房保障措施 | 第35页 |
4. 相关的配套制度比较规范和完善 | 第35-36页 |
六、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我国房产税征收改革思路 | 第36-41页 |
(一) 完善房产税法,从制度层面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36-37页 |
(二)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着手,合理设计房产税制 | 第37-39页 |
1. 扩大房产税征税范围促公平、抑房价 | 第37页 |
2. 灵活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去库存、降成本、促创新 | 第37-38页 |
3. 以评估价值作为计税依据保收入 | 第38页 |
4. 科学设计房产税税率强调控 | 第38-39页 |
(三) 完善房产税相关配套制度,从体系建设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39-41页 |
1.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登记制度 | 第39页 |
2. 建立科学的房产评估机制 | 第39-40页 |
3.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