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财政支出论文

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言第10-15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 国外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述评第11-12页
        2. 国内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述评第12-13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1. 研究内容第13页
        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可能的创新点第14-15页
一、产业投资基金及其政府参与风险的理论概述第15-22页
    (一)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第15页
        1. 境外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第15页
        2. 国内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第15页
    (二) 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第15-16页
    (三) 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第16-19页
        1. 流动性风险第17页
        2. 市场风险第17-18页
        3. 经营管理风险第18页
        4. 投资环境风险第18页
        5. 市场交易风险第18-19页
        6. 道德信用风险第19页
        7. 退出风险第19页
    (四) 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类型第19-22页
        1. 按实践架构划分第19-20页
        2. 按组织形式划分第20-22页
二、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现状及特点分析第22-31页
    (一) 地方政府参与意向强烈,产业投资基金呈非均衡性增长第22-23页
    (二) 金融机构是重要推手,“政府+金融机构”成为主导模式第23-25页
    (三) 政府、金融机构的“二元”资金结构,杠杆效应明显第25-26页
    (四) 有限合伙型为主的组织形式,政府承担了主要风险第26-27页
    (五) 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是基金的主要投向,政策性较强第27-28页
    (六) 基金的收益通常约定,政府承担了“付息”的责任第28-29页
    (七) 股权回购的退出机制,政府承担了“兜底”的责任第29-31页
三、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第31-37页
    (一) 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领域限制,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第31-32页
    (二) 地方政府的深度参与,容易诱发经营管理风险第32-33页
    (三) 地方政府法律环境和扶持政策不完善,投资环境风险不明朗第33-34页
    (四) 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单一,退出风险大第34-35页
    (五) 投资基金的“明股实债”现象,加大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第35-36页
    (六) 信息不对称,产业投资基金隐藏的金融风险存在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可能性第36-37页
四、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第37-41页
    (一)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第37-38页
        1. 美国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第37页
        2. 欧洲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第37-38页
        3. 日本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第38页
    (二)国内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第38-41页
        1.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第38-39页
        2 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第39-40页
        3. 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第40-41页
五、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防范对策第41-45页
    (一) 合理设计融资方案,防范和规避流动性风险第41页
    (二) 优化基金运作机制,控制经营管理风险第41-42页
    (三) 完善法律环境和扶持政策建设,消除投资环境风险隐患第42页
    (四)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第42-43页
    (五) 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避免基金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导火索”和“助推器”第43-44页
    (六)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金融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可能性第44-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注释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效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房产税征收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