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烈度地震区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前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边坡工程地震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边坡支挡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19-43页 |
2.1 振动台试验概述 | 第19页 |
2.2 试验设计与准备 | 第19-24页 |
2.2.1 试验材料的确定及模型箱制作 | 第20-21页 |
2.2.2 传感器布置及加载制度 | 第21-24页 |
2.3 试验现象及坡体变形分析 | 第24-29页 |
2.3.1 坡体后缘土体变形分析 | 第24-26页 |
2.3.2 坡面变形分析 | 第26-28页 |
2.3.3 桩前土体破坏分析 | 第28页 |
2.3.4 坡体变形破坏机理 | 第28-29页 |
2.4 试验实测结果分析 | 第29-41页 |
2.4.1 桩顶倾角与水平位移 | 第29-30页 |
2.4.2 动土压力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2.4.3 动土压力时程曲线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3.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3-58页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43页 |
3.2 锚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 | 第43-45页 |
3.2.1 基本假定 | 第43-44页 |
3.2.2 几何模型 | 第44页 |
3.2.3 力学参数 | 第44-45页 |
3.2.4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45页 |
3.3 数值模型结果分析 | 第45-56页 |
3.3.1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3.3.2 动力压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3.3.3 剪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页 |
3.3.4 弯矩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锚索抗滑桩的抗震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 第58-82页 |
4.1 锚索抗滑桩抗震性能优化的思路 | 第58-61页 |
4.1.1 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58-59页 |
4.1.2 基于支挡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化研究 | 第59-61页 |
4.2 抗震型锚索抗滑桩的提出与设计 | 第61页 |
4.3 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与准备 | 第61-66页 |
4.3.1 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 | 第61-63页 |
4.3.2 模型材料的确定及模型填筑 | 第63-66页 |
4.4 试验过程及坡体变形分析 | 第66-71页 |
4.4.1 坡体后缘土体变形分析 | 第66-68页 |
4.4.2 桩后土体变形分析 | 第68-70页 |
4.4.3 桩前土体变形分析 | 第70-71页 |
4.5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第71-80页 |
4.5.1 震后桩头倾角变化 | 第71-72页 |
4.5.2 动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4.5.3 动土压力时程曲线分析 | 第77-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