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 | 第9-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6-40页 |
1.1 烃类催化裂解反应机理 | 第16-21页 |
1.1.1 自由基机理 | 第16-17页 |
1.1.2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 | 第17-21页 |
1.2 催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体系及现状 | 第21-23页 |
1.2.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21-22页 |
1.2.2 分子筛催化剂 | 第22-23页 |
1.3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3-33页 |
1.3.1 酸性改性ZSM-5分子筛的研究 | 第23-28页 |
1.3.2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 | 第28-33页 |
1.4 静电纺丝技术 | 第33-37页 |
1.4.1 静电纺丝技术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1.4.2 静电纺丝参数的影响 | 第34-36页 |
1.4.3 静电纺丝制备的分子筛纤维及其在催化领域内的应用 | 第36-37页 |
1.5 文献小结和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40-46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40-42页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2-44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2页 |
2.2.2 BET比表面分析 | 第42页 |
2.2.3 NH3-TPD酸量分析 | 第42页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2页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2页 |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第42-43页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3页 |
2.2.8 热重-差热(TG-DSC)分析 | 第43页 |
2.2.9 吡啶吸附-脱附FTIR酸性测定 | 第43页 |
2.2.10 高分辨固体核磁(MAS-NMR) | 第43页 |
2.2.11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第43-44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4-46页 |
2.3.1 评价装置简介 | 第44页 |
2.3.2 反应性能评价方案 | 第44-45页 |
2.3.3 评价数据的处理 | 第45-46页 |
第3章 多级孔ZSM-5分子筛纤维制备及催化异丁烷裂解反应性能研究 | 第46-69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催化剂制备 | 第46-48页 |
3.2.1 小晶粒ZSM-5分子筛的制备 | 第46-47页 |
3.2.2 ZSM-5分子筛纤维的制备 | 第47-48页 |
3.3 催化剂表征与分析 | 第48-62页 |
3.3.1 小晶粒ZSM-5分子筛表征 | 第48-50页 |
3.3.2 ZSM-5分子筛纤维的表征 | 第50-62页 |
3.4 不同形貌ZSM-5分子筛的催化裂解性能考察 | 第62-68页 |
3.4.1 ZSM-5分子筛纤维催化异丁烷裂解的反应性能结果及讨论 | 第62-66页 |
3.4.2 ZSM-5分子筛纤维催化异丁烷裂解的反应稳定性 | 第66-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多级结构ZSM-5分子筛颗粒的调控及其催化异丁烷裂解反应性能研究 | 第69-93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催化剂制备 | 第70-71页 |
4.2.1 Silicalite-1分子筛晶种的制备 | 第70页 |
4.2.2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合成 | 第70页 |
4.2.3 对比样品的制备 | 第70-71页 |
4.3 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表征与分析 | 第71-81页 |
4.3.1 SEM表征 | 第71-72页 |
4.3.2 TEM表征 | 第72-73页 |
4.3.3 XRD表征 | 第73-74页 |
4.3.4 比表面分析表征 | 第74-75页 |
4.3.5 NH3-TPD表征 | 第75-78页 |
4.3.6 27Al MAS NMR表征 | 第78-79页 |
4.3.7 羟基(-OH)红外表征 | 第79-80页 |
4.3.8 吡啶吸附红外(Py-IR)表征 | 第80-81页 |
4.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81-91页 |
4.4.1 ZSM-5分子筛形貌对异丁烷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4.4.2 不同水硅比合成ZSM-5分子筛的异丁烷裂解反应性能 | 第84-90页 |
4.4.3 多级孔结构ZSM-5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研究 | 第90-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5章 后处理法调控ZSM-5分子筛骨架Al分布及其催化正丁烷裂解反应性能研究 | 第93-116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催化剂制备 | 第94-96页 |
5.2.1 AHFS后处理ZSM-5样品的制备 | 第94页 |
5.2.2 其他后处理ZSM-5样品的制备 | 第94-95页 |
5.2.3 ZSM-5样品的钠离子(Na~+)和钴离子交换(Co~(2+)) | 第95-96页 |
5.3 催化剂表征与分析 | 第96-107页 |
5.3.1 XRD表征 | 第96-97页 |
5.3.2 SEM表征 | 第97-98页 |
5.3.3 TEM表征 | 第98-100页 |
5.3.4 比表面分析表征 | 第100-101页 |
5.3.5 ~(27)Al MAS NMR表征 | 第101-102页 |
5.3.6 ~(29)Si MAS NMR表征 | 第102-103页 |
5.3.7 NH3-TPD表征 | 第103-104页 |
5.3.8 吡啶红外(Py-IR)表征 | 第104-106页 |
5.3.9 “Single Al”和“Close Al”含量的测定 | 第106-107页 |
5.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107-112页 |
5.5 AHFS后处理法调控ZSM-5分子筛骨架Al分布的机理研究 | 第112-11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6章 Pt/TiO_2/ZSM-5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转化正丁烷研究 | 第116-143页 |
6.1 引言 | 第116页 |
6.2 催化剂制备 | 第116-118页 |
6.2.1 TiO_2/ZSM-5样品的制备 | 第116-117页 |
6.2.2 Pt/TiO_2/ZSM-5样品的制备 | 第117-118页 |
6.3 催化剂表征与分析 | 第118-128页 |
6.3.1 XRD表征 | 第118-119页 |
6.3.2 UV-Vis DRS表征 | 第119-121页 |
6.3.3 TEM表征 | 第121-122页 |
6.3.4 比表面分析表征 | 第122-123页 |
6.3.5 NH_3-TPD表征 | 第123-124页 |
6.3.6 ICP-OES物质组成分析 | 第124-125页 |
6.3.7 XPS表征 | 第125-127页 |
6.3.8 HAADF-STEM表征 | 第127-128页 |
6.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128-140页 |
6.4.1 TiO_2改性对ZSM-5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128-131页 |
6.4.2 Pt/xTiO_2/ZSM-5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与分析 | 第131-137页 |
6.4.3 Pt/TiO_2/ZSM-5催化剂反应稳定性的研究 | 第137-139页 |
6.4.4 不同H_2还原温度,对Pt/TiO_2/ZSM-5催化剂催化反应性能影响 | 第139-140页 |
6.5 Pt/TiO_2/ZSM-5催化剂的脱氢-裂解反应机理研究 | 第140-14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9页 |
附录A 反应数据表 | 第159-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64-1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