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型钢UHTCC结构常温和耐火性能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20-32页
    1.1 背景第20-22页
    1.2 温度场研究现状第22-24页
    1.3 型钢混凝土构件抗火性能第24-27页
        1.3.1 型钢混凝土柱第24-25页
        1.3.2 型钢混凝土梁第25页
        1.3.3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耐火研究第25-27页
    1.4 UHTCC研究现状第27-29页
        1.4.1 UHTCC高温后残余强度第27-28页
        1.4.2 UHTCC高温后粘结强度第28-29页
    1.5 小结第29-30页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0-32页
2 高温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棱柱体抗压性能第32-39页
    2.1 前言第32页
    2.2 试验材料和测试方法第32-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32页
        2.2.2 试件制备和测试方法第32-33页
    2.3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33-37页
        2.3.1 高温后试件表观形态第33-34页
        2.3.2 抗压破坏后形态第34-35页
        2.3.3 荷载-变形曲线第35-36页
        2.3.4 残余强度、弹性模量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高温后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与钢筋粘结性能第39-47页
    3.1 前言第39页
    3.2 试验材料和测试方法第39-40页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0-46页
        3.3.1 试件加热现象及高温后形态第40-41页
        3.3.2 拉拔试验试验现象第41-42页
        3.3.3 粘结应力滑移曲线第42-44页
        3.3.4 残余粘结强度及其折减系数第44-45页
        3.3.5 光圆钢筋粘结强度折减系数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型钢UTHCC梁常温及耐火性能第47-67页
    4.1 前言第47页
    4.2 试件概况第47-49页
        4.2.1 试件设计第47-48页
        4.2.2 材料性能第48-49页
    4.3 梁常温下静载试验第49-55页
        4.3.1 试验方法第49-50页
        4.3.2 试验现象和破坏模态第50-52页
        4.3.3 挠度、应变与荷载关系曲线第52-55页
        4.3.4 小结第55页
    4.4 梁耐火性能试验第55-66页
        4.4.1 试验方法第55-56页
        4.4.2 试验现象和破坏模态第56-62页
        4.4.3 温度、挠度与时间关系曲线第62-65页
        4.4.4 小结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型钢UHTCC柱常温及耐火性能第67-86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试件概况第67-68页
    5.3 柱静载试验第68-74页
        5.3.1 试验方法第68-69页
        5.3.2 试验现象和破坏模态第69-72页
        5.3.3 荷载、轴向变形、应变及时间关系曲线第72-74页
        5.3.4 小结第74页
    5.4 柱耐火性能试验第74-85页
        5.4.1 试验方法第74-75页
        5.4.2 试验现象和破坏模态第75-81页
        5.4.3 温度、轴向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第81-84页
        5.4.4 小结第84-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6 型钢UHTCC柱-型钢UHTCC梁节点常温和耐火试验第86-117页
    6.1 引言第86页
    6.2 试件概况第86-89页
    6.3 节点静载试验第89-99页
        6.3.1 试验方法第89-90页
        6.3.2 试验现象与破坏模态第90-95页
        6.3.3 梁挠度、测点应变、柱位移与荷载关系曲线第95-98页
        6.3.4 小结第98-99页
    6.4 节点耐火性能试验第99-116页
        6.4.1 试验方法第99页
        6.4.2 SRCC-SRCB节点试验现象和破坏模态第99-104页
        6.4.3 SRUC-SRUB节点试验现象和破坏模态第104-110页
        6.4.4 温度、柱轴向位移、梁端挠度与时间关系第110-116页
        6.4.5 小结第116页
    6.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7.1 结论第117-118页
    7.2 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通过稳定β-catenin信号参与调控TDI哮喘气道炎症
下一篇:考虑应变率和温度影响的道砟胶动力特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