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苦难·反启蒙--论余华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民间"理论与余华创作 | 第9-18页 |
·"民间"理论发展沿革概述 | 第9-12页 |
·从认同到反思 | 第12-14页 |
·民间叙事观念的确立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命运叙事 | 第18-29页 |
·命运的多元展开形式 | 第18-24页 |
·无处不在的荒诞 | 第18-21页 |
·难以抗拒的暴力 | 第21-22页 |
·无法逃避的死亡 | 第22-24页 |
·命运的消解方式 | 第24-29页 |
·忍从 | 第24-26页 |
·颠覆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苦难叙事 | 第29-40页 |
·多元的民间苦难存在形态 | 第29-35页 |
·对于民间苦难的痛楚体验 | 第29-32页 |
·民间苦难的深层原因 | 第32-35页 |
·文本承载下的苦难寄托 | 第35-40页 |
·"说唱"中发泄"苦难" | 第35-37页 |
·"童话"中淡化苦难 | 第37-38页 |
·"传奇"中苦难救赎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反启蒙叙事 | 第40-46页 |
·对传统启蒙叙事的颠覆 | 第40-42页 |
·自下而上的审视姿态 | 第40-41页 |
·对理性的拒绝和感性的崇尚 | 第41-42页 |
·余华小说的反启蒙文化价值 | 第42-46页 |
·民间立场写作的价值意义 | 第42-44页 |
·民间立场写作的缺憾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