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一 前言 | 第11-18页 |
1.1 钙与高钙 | 第11-12页 |
1.1.1 钙离子的生理功能 | 第11页 |
1.1.2 高钙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 镁 | 第12-13页 |
1.2.1 镁离子的生物化学特性 | 第12页 |
1.2.2 镁离子的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1.3 镁转运体 | 第13-16页 |
1.3.1 原核生物中的Mg~(2+)转运体 | 第14页 |
1.3.2 哺乳动物中的Mg~(2+)转运体 | 第14页 |
1.3.3 植物中的Mg~(2+)转运体 | 第14-16页 |
1.4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二 实验材料和常用试剂 | 第18-23页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18-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2.1.3 引物 | 第18-19页 |
2.1.4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19-20页 |
2.2 常用溶液 | 第20-22页 |
2.2.1 植物总DNA提取液(SDS法) | 第20-21页 |
2.2.2 GUS染色相关溶液 | 第21页 |
2.2.3 测定[Ca~(2+)]_(cyt)相关溶液 | 第21-22页 |
2.2.4 其他常用缓冲溶液 | 第22页 |
2.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三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3.1 转基因植株的纯合鉴定及表型分析 | 第23-25页 |
3.1.1 拟南芥种子的消毒 | 第23页 |
3.1.2 拟南芥植株的培养 | 第23页 |
3.1.3 SDS法快速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 第23-24页 |
3.1.4 mgt2、mgt3、mgt5和mgt7T-DNA插入突变体的纯合鉴定 | 第24页 |
3.1.5 对纯合植株进行表型分析 | 第24-25页 |
3.2 拟南芥mgt7突变体出现高钙敏感表型的原因的探究 | 第25-27页 |
3.2.1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启动子表达活性 | 第25页 |
3.2.2 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植物总Ca、Mg进行测定 | 第25页 |
3.2.3 拟南芥[Ca~(2+)]cyt的测定 | 第25-27页 |
四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4.1 拟南芥mgt2、mgt3、mgt5与mgt7的纯合鉴定 | 第27-28页 |
4.2 拟南芥的mgt2、mgt3、mgt5与mgt7的Ca~(2+)浓度梯度表型分析 | 第28-30页 |
4.3 拟南芥mgt7突变体的高钙敏感表型与各种大量元素的关系 | 第30-31页 |
4.4 GUS组织染色法探究高钙环境下MGT7启动子的活性 | 第31-32页 |
4.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钙环境下mgt7突变体内总Ca和总Mg含量 | 第32-33页 |
4.6 高钙环境下mgt7突变体细胞质钙离子浓度([Ca~(2+)]_(cyt)) | 第33-35页 |
五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5.1 结论 | 第35页 |
5.2 讨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