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8页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0.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0.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0.2.1 国内有关地方债务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0.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0.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5-16页
        0.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0.3.2 研究内容第16页
    0.4 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6-18页
        0.4.1 创新之处第16页
        0.4.2 不足之处第16-18页
1 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8-23页
    1.1 债务第18页
    1.2 地方政府债务第18-19页
    1.3 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学分类第19-20页
        1.3.1 直接显性债务第19页
        1.3.2 直接隐性债务第19页
        1.3.3 间接显性债务第19页
        1.3.4 间接隐性债务第19-20页
    1.4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3页
        1.4.1 行为激励理论第21页
        1.4.2 制度变迁理论第21-22页
        1.4.3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3页
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3-30页
    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第23-28页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征第23-26页
        2.1.2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以北京市为例第26-28页
    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8-30页
        2.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债务违约风险问题突出第28页
        2.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构成复杂,界定不清晰第28-29页
        2.2.3 地方政府违规操作,缺乏约束第29页
        2.2.4 资金使用不合理,低效率第29-30页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危害第30-35页
    3.1 财政分权体制的缺陷第30-31页
        3.1.1 缺乏宪法和法律依据第30页
        3.1.2 受财政分权与政府权利的影响第30-31页
        3.1.3 财权和事权不合理第31页
    3.2 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第31-32页
    3.3 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第32页
    3.4 官员考核制度存在缺陷第32页
    3.5 地方政府债务的危害第32-35页
        3.5.1 不利于经济发展第33页
        3.5.2 不利于社会稳定第33页
        3.5.3 加剧隐性负债风险第33-35页
4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经验比较与管理借鉴第35-39页
    4.1 发达国家债务管理模式第35-37页
        4.1.1 美国模式——制度约束型第35-36页
        4.1.2 日本模式——行政控制型第36-37页
    4.2 发达国家债务管理经验借鉴第37-39页
        4.2.1 建立科学合理的硬预算约束体系第37页
        4.2.2 增强债务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第37-38页
        4.2.3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38-39页
5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对策建议第39-42页
    5.1 改革完善体制第39-40页
        5.1.1 加大改革力度,理清政府市场联系第39页
        5.1.2 完善财政体制,划分财权与事权范围第39页
        5.1.3 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变革,减轻财政供养压力第39-40页
    5.2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第40-41页
    5.3 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政府职能分析
下一篇: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