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分层工作面煤自燃探测与预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煤自燃探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工作面漏风检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2.3 煤自燃预报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煤自燃特性 | 第18-30页 |
| 2.1 煤的常温吸氧特性 | 第18-22页 |
| 2.1.1 煤样的工业分析 | 第18-19页 |
| 2.1.2 煤层自燃等级鉴定 | 第19-22页 |
| 2.2 煤的程序升温氧化特性 | 第22-28页 |
| 2.2.1 实验煤样及其采集 | 第22页 |
| 2.2.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第22-23页 |
| 2.2.3 指标气体优选结果 | 第23-28页 |
| 2.3 小结 | 第28-30页 |
| 3 下分层工作面漏风探测 | 第30-50页 |
| 3.1 工作面能位分布测试 | 第30-34页 |
| 3.1.1 试验工作面概况 | 第30页 |
| 3.1.2 测点布置 | 第30-31页 |
| 3.1.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 3.2 顶板漏风测试 | 第34-48页 |
| 3.2.1 示踪气体的选择 | 第34页 |
| 3.2.2 示踪气体分析仪器及操作条件 | 第34-36页 |
| 3.2.3 漏风风速测试 | 第36-42页 |
| 3.2.4 顶板漏风量分布 | 第42-48页 |
| 3.3 小结 | 第48-50页 |
| 4 下分层工作面煤自燃探测 | 第50-68页 |
| 4.1 煤自燃早期研判 | 第50-51页 |
| 4.1.1 煤炭自燃早期辨识 | 第50页 |
| 4.1.2 自燃过程中早期煤温判断 | 第50-51页 |
| 4.2 煤自燃监测 | 第51-60页 |
| 4.2.1 观测点布置 | 第51-53页 |
| 4.2.2 观测结果及分析 | 第53-60页 |
| 4.3 巷道高温点探测 | 第60-66页 |
| 4.3.1 红外探测机理及探测仪器 | 第60-61页 |
| 4.3.2 煤巷壁面高温探测 | 第61-65页 |
| 4.3.3 巷道风流温度分布 | 第65-66页 |
| 4.4 小结 | 第66-68页 |
| 5 防灭火综合技术措施 | 第68-74页 |
| 5.1 加强火灾早期预报 | 第68页 |
| 5.2 开采技术防灭火 | 第68页 |
| 5.3 喷注材料防灭火 | 第68-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 6.2 创新点 | 第75页 |
| 6.3 展望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