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神经精神病科论文

针刺对不同康复时间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皮层功能重组影响的fMRI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4页
1 前言第14-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26页
    2.1 研究对象第15-18页
        2.1.1 研究对象来源第15-16页
        2.1.2 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参照:贝政平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6页
        2.1.3 纳入标准第16-17页
        2.1.4 排除标准第17页
        2.1.5 中止、剔除标准第17-18页
        2.1.6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第18页
        2.1.7 研究对象分组第18页
    2.2 试验穴位第18页
    2.3 器材和设备第18-19页
    2.4 试验步骤第19-20页
    2.5 试验设计与数据采集第20-21页
        2.5.1 试验设计第20页
        2.5.2 fMRI的扫描序列及相关参数设置第20-21页
    2.6 试验数据处理第21-26页
        2.6.1 患者发病时H-B分级与首诊时发病天数数据统计分析第21-22页
        2.6.2 针刺任务态数据处理第22-23页
        2.6.3 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第23-26页
3 试验结果第26-46页
    3.1 治疗前早期组与晚期组H-B分级、首诊时发病天数比较第26-27页
    3.2 针刺任务态fMRI组间分析结果第27-28页
        3.2.1 治疗前早期组与晚期组、健康对照组组间分析第27页
        3.2.2 治愈后早期组与晚期组、健康对照组组间分析第27-28页
    3.3 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组间分析结果第28-46页
        3.3.1 治疗前早期组与晚期组、健康对照组组组间分析第28页
        3.3.2 治愈后早期组与晚期组、健康对照组组间分析第28-46页
4 讨论第46-54页
    4.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第46-47页
    4.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第47页
    4.3 影响周围性面瘫康复的因素第47-48页
    4.4 皮质功能重组的fMRI研究第48-50页
        4.4.1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概况第48-49页
        4.4.2 皮质功能重组的概念及现象第49页
        4.4.3 周围性面瘫皮质功能重组的fMRI研究第49-50页
    4.5 针刺合谷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第50-52页
        4.5.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第50-51页
        4.5.2 合谷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第51页
        4.5.3 针刺合谷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fMRI研究第51-52页
    4.6 试验fMRI结果讨论第52-54页
        4.6.1 针刺任务态fMRI的脑功能变化第52-53页
        4.6.2 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的变化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综述第64-70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第70-72页
附录二 信息采集表第72-74页
附录三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第74-75页
个人简介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苏提取物免疫调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橡胶树炭疽菌候选效应蛋白基因Cg4LysM的分离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