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附属构筑物及沿线设施论文--防护工程论文

高速公路双条半刚性护栏设计及碰撞仿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11页
   ·国内外防撞护栏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防撞护栏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防撞护栏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防撞护栏试验方法及安全评价标准分析第16-30页
   ·各国护栏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概况第16-17页
     ·美国 NCHRP Report 350 概况第16-17页
     ·欧盟 EN1317-2 概况第17页
     ·我国 JTG/T F83-01-2004 概况第17页
   ·各国护栏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对比分析第17-27页
     ·各国护栏等级划分及碰撞初始条件第17-21页
     ·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指标第21-22页
     ·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第22-27页
   ·我国护栏安全评价标准分析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双条半刚性护栏结构设计第30-54页
   ·汽车与护栏碰撞机理第30-31页
   ·车辆碰撞防撞护栏后引发骑跨、下钻事故的分析第31-37页
     ·骑跨事故分析第31-36页
     ·下钻事故分析第36-37页
   ·设计思想第37-40页
     ·设计目的第37页
     ·结构形式第37-38页
     ·工作原理第38页
     ·变形分析第38-39页
     ·双条半刚性护栏特点第39-40页
   ·待求参数分析第40-41页
   ·参数设计流程第41页
   ·参数范围的确定第41-45页
     ·上护栏板安装高度 H 范围的确定第41-43页
     ·下护栏板安装高度h 范围的确定第43-44页
     ·护栏板伸出量差值δ和立柱跨度 L 范围的确定第44-45页
   ·参数的优化设计第45-53页
     ·均匀设计原理第45-46页
     ·均匀设计试验第46-50页
     ·数学建模第50-51页
     ·优化处理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汽车-护栏碰撞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4-71页
   ·有限元建模平台第54-56页
     ·仿真软件 LS-DYNA第54页
     ·前处理软件 HyperMesh第54-55页
     ·汽车与护栏碰撞仿真流程第55-56页
   ·某轿车有限元模型第56-61页
   ·某货车有限元模型第61-62页
   ·护栏有限元模型第62-66页
     ·波形护栏板模型第63-65页
     ·立柱模型第65页
     ·防阻块模型第65-66页
     ·护栏各组件的连接第66页
   ·地面模型第66-67页
   ·“车辆-护栏-地面”碰撞体系的耦合第67-70页
     ·碰撞假设与简化处理第67页
     ·参数确定及计算控制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汽车-护栏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71-81页
   ·试验方案的确定第71页
   ·某轿车与双条半刚性护栏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71-74页
     ·碰撞过程及能量变化第71-72页
     ·乘员安全性能第72-73页
     ·车辆安全性能第73页
     ·护栏防撞性能第73-74页
   ·某轿车与现有波形护栏仿真结果分析第74-76页
     ·碰撞过程第74-75页
     ·乘员安全性能第75-76页
   ·某货车与双条半刚性护栏碰撞仿真结果分析第76-78页
     ·碰撞过程及能量变化第76页
     ·乘员安全性能第76-78页
     ·车辆安全性能第78页
     ·护栏防撞性能第78页
   ·某货车与现有波形护栏仿真结果分析第78-80页
     ·碰撞过程第78页
     ·乘员安全性能第78-80页
   ·双条半刚性护栏与现有护栏对比分析第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2页
   ·结论第81页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88页
附录 汽车与护栏碰撞试验仿真图第88-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区低等级公路桥梁维护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均衡原理的城市快速通道衔接路网配置与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