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序言 | 第15-20页 |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三)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 一、江苏智库建设概述 | 第20-28页 |
| (一) 江苏智库的概念内涵 | 第20-23页 |
| 1、国外学者对智库定义的界定 | 第20-21页 |
| 2、国内学者对智库概念的认识 | 第21-22页 |
| 3、江苏新型智库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 (二) 江苏智库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 1、江苏智库创建和初步发展阶段 | 第23-24页 |
| 2、江苏智库完善和整体发展阶段 | 第24页 |
| 3、江苏智库提升和快速发展阶段 | 第24-25页 |
| (三) 江苏智库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25-28页 |
| 1、精英理论和决策科学化 | 第25-26页 |
| 2、协商民主理论和决策民主化 | 第26-27页 |
| 3、政策过程理论和决策法制化 | 第27-28页 |
| 二、江苏智库的组织形式 | 第28-38页 |
| (一) 江苏智库主要类型 | 第28-32页 |
| 1、党政系统直属智库 | 第28-29页 |
| 2、社科研究系统智库 | 第29页 |
| 3、党校智库 | 第29-30页 |
| 4、高校智库 | 第30-31页 |
| 5、传媒智库 | 第31页 |
| 6、民间智库 | 第31-32页 |
| (二) 江苏智库载体平台 | 第32-35页 |
| 1、江苏发展高层论坛 | 第32-33页 |
| 2、江苏发展国际咨询会议 | 第33页 |
| 3、江苏决策咨询国际智库高层专家研讨会 | 第33-34页 |
| 4、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 第34页 |
| 5、决策咨询专家库 | 第34-35页 |
| (三) 江苏智库组织特征 | 第35-38页 |
| 1、与政府联系紧密 | 第35页 |
| 2、组建方式多样 | 第35-36页 |
| 3、资源整合广泛 | 第36-37页 |
| 4、内外联动密切 | 第37-38页 |
| 三、江苏智库的运行模式 | 第38-51页 |
| (一) 江苏智库影响公共决策的功能作用 | 第38-41页 |
| 1、通过前瞻性研究启发决策需求 | 第38-39页 |
| 2、通过调查性研究参与政策制定 | 第39-40页 |
| 3、通过论证性研究促进政策执行 | 第40页 |
| 4、通过跟踪性研究加强政策评估 | 第40-41页 |
| (二) 江苏智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途径 | 第41-45页 |
| 1、承接委托课题提供针对性的决策咨询建议 | 第41-42页 |
| 2、编印各种内参向决策者输送自己的决策建议 | 第42页 |
| 3、举办各种学术性会议发表观点和主张 | 第42-43页 |
| 4、参与决策者重要会议或讲课等方式传播政策理念 | 第43-44页 |
| 5、出版刊物、编印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观点影响决策 | 第44-45页 |
| (三) 江苏智库决策咨询研究关注的重点选题 | 第45-51页 |
| 1、关注江苏改革发展中的战略问题 | 第45-46页 |
| 2、关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第46-48页 |
| 3、关注江苏发展中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 | 第48-49页 |
| 4、关注民生和社会建设问题 | 第49-51页 |
| 四、江苏智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1-58页 |
| (一) 从宏观角度分析,制约智库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 第51-53页 |
| 1、决策咨询市场发育不充分 | 第51页 |
| 2、决策咨询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51-52页 |
| 3、决策咨询社会环境不完善 | 第52-53页 |
| (二) 从中观角度分析,科学高效的智库运行体系还没形成 | 第53-54页 |
| 1、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 第53页 |
| 2、联系协作机制不够完善 | 第53-54页 |
| 3、扶持保障机制不够到位 | 第54页 |
| (三) 从微观角度分析,智库自身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不足 | 第54-58页 |
| 1、性质定位不够清晰 | 第54-55页 |
| 2、成果质量有待提高 | 第55-56页 |
| 3、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 第56页 |
| 4、品牌影响相对薄弱 | 第56-58页 |
| 五、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58-68页 |
| (一) 明确目标定位,牢牢把握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正确方向 | 第58-60页 |
|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第58页 |
| 2、坚持以服务江苏发展为工作重点 | 第58-59页 |
| 3、坚持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 第59-60页 |
| (二)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制度保障 | 第60-61页 |
| 1、改革完善政府决策咨询制度 | 第60页 |
| 2、制定江苏新型智库建设规划 | 第60-61页 |
| 3、健全江苏新型智库管理制度 | 第61页 |
| (三) 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推动江苏新型智库群联动发展 | 第61-63页 |
| 1、强化综合协调机制 | 第61-62页 |
| 2、建立互动合作机制 | 第62页 |
| 3、完善对外交流机制 | 第62-63页 |
| (四) 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提升智库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 第63-65页 |
| 1、突出研究重点 | 第63-64页 |
| 2、创新运行机制 | 第64页 |
| 3、优化人才队伍 | 第64-65页 |
| 4、重视品牌建设 | 第65页 |
| (五) 加大扶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新型智库建设的外部环境 | 第65-68页 |
| 1、积极创造发挥智库作用的政治环境 | 第65-66页 |
| 2、努力拓宽智库决策咨询的信息环境 | 第66页 |
| 3、完善智库发展所需的资金保障环境 | 第66-68页 |
| 结语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