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癫痫及抗癫痫药物(AEDS)简介 | 第8-11页 |
1.2 杂环化合物 | 第11-12页 |
1.3 苯并杂(艹卓)类化合物 | 第12-14页 |
1.4 三唑并苯并杂(艹卓)类化合物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设计思想 | 第16-18页 |
2.1 设计思想 | 第16-17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18-27页 |
3.1 合成所需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8-24页 |
3.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8-19页 |
3.1.2 合成 | 第19-24页 |
3.2 药理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3.2.1 主要仪器、材料、试剂 | 第2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3.2.3 初期药理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3.2.4 抗惊厥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 | 第26页 |
3.2.5 活性以及神经毒性的定量计算(ED_(50)、TD_(50)和PI)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4.1 合成部分 | 第27-33页 |
4.1.1 1,5-二氢-2H-苯并[b]氮杂-2-酮(化合物3)的合成方法探究 | 第27-29页 |
4.1.2 4-羟基-1,3,4,5-四氢-2H-苯并[b]氮杂-2-酮(化合物5)的合成方法探究 | 第29页 |
4.1.3 4-甲氧基-1,3,4,5-四氢-2H-苯并[b]氮杂-2-硫酮(化合物7)的合成方法探究 | 第29-30页 |
4.1.4 O-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 第30-33页 |
4.2 药理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4.2.1 初期药理评价结果 | 第33-34页 |
4.2.2 抗惊厥作用的定量评价结果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化合物结构谱图) | 第4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