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1.1 酞酸酯概况 | 第11-12页 |
1.2 环境中酞酸酯的污染状况 | 第12-15页 |
1.2.1 土壤中酞酸酯污染状况 | 第12-13页 |
1.2.2 水体中酞酸酯污染状况 | 第13-14页 |
1.2.3 空气中酞酸酯污染状况 | 第14页 |
1.2.4 食品中酞酸酯污染状况 | 第14-15页 |
1.3 酞酸酯的生态危害 | 第15-16页 |
1.3.1 酞酸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第15页 |
1.3.2 酞酸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 第15页 |
1.3.3 酞酸酯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4 酞酸酯对人体的影响 | 第16页 |
1.4 国内外酞酸酯相关标准 | 第16-17页 |
1.5 酞酸酯的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6 设施农业现状 | 第18-24页 |
1.6.1 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1.6.2 农膜的应用及残留现状 | 第21-22页 |
1.6.3 农膜生产使用及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30页 |
2.1.1 六种典型酞酸酯的标准品 | 第26页 |
2.1.2 试剂 | 第26-27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1.4 土壤样品 | 第28-30页 |
2.2 仪器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2.1 六种PAEs储备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2.2.2 六种PAEs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第31页 |
2.2.3 GC-MS检测条件的确立 | 第31页 |
2.3 土壤中六种PAEs的残留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3.1 土壤样品的前处理 | 第31-32页 |
2.3.2 添加回收率实验 | 第32页 |
2.4 土壤理化性质检测 | 第32-33页 |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3.1 仪器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34-37页 |
3.2 土壤中六种PAEs残留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3.3 土壤理化性质 | 第38-39页 |
3.4 设施农业土壤中酞酸酯污染情况 | 第39-46页 |
3.4.1 设施农业土壤中DMP污染情况 | 第41页 |
3.4.2 设施农业土壤中DEP污染情况 | 第41页 |
3.4.3 设施农业土壤中DBP污染情况 | 第41-42页 |
3.4.4 设施农业土壤中BBP污染情况 | 第42-43页 |
3.4.5 设施农业土壤中DEHP污染情况 | 第43-44页 |
3.4.6 设施农业土壤中DOP污染情况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5页 |
4.1 土壤中六种酞酸酯的GC-MS检测分析 | 第46页 |
4.2 设施农业土壤酞酸酯污染情况的分析 | 第46-49页 |
4.2.1 对比土壤中典型酞酸酯的控制标准 | 第46-48页 |
4.2.2 寿光市和房村镇设施农业土壤酞酸酯污染情况 | 第48-49页 |
4.3 酞酸酯污染与种植年限的相关性 | 第49-51页 |
4.4 酞酸酯污染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第51-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6 本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 | 第57-5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8 致谢 | 第65-66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