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论文--博物馆学论文

微博环境下博物馆形象传播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4 相关概念阐述第16-17页
        1.4.1 博物馆第16-17页
        1.4.2 媒介形象第17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7-19页
2 博物馆形象相关概念解读第19-41页
    2.1 博物馆形象及其形象传播第19-26页
        2.1.1 博物馆形象的定义第19-20页
        2.1.2 博物馆形象的构成要素第20-22页
        2.1.3 博物馆形象传播的重要性第22-24页
        2.1.4 博物馆形象的传播方式第24-26页
    2.2 微博与博物馆形象传播第26-33页
        2.2.1 微博及其传播特性第26-28页
        2.2.2 微博与博物馆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第28-30页
        2.2.3 微博构建博物馆形象的优势及作用第30-33页
    2.3 博物馆微博与博物馆形象传播第33-41页
        2.3.1 博物馆微博的内涵界定第33-34页
        2.3.2 博物馆微博的设立目的第34-36页
        2.3.3 开通博物馆微博的传播主体分析第36-37页
        2.3.4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的受众特性第37-41页
3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内容分析第41-65页
    3.1 研究设计第41-44页
        3.1.1 研究对象第41-42页
        3.1.2 样本选取第42-43页
        3.1.3 调研时间第43页
        3.1.4 抽样方法及分析单位第43-44页
    3.2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要素分析第44-54页
        3.2.1 内容主题第44-50页
        3.2.2 原创度与信源第50-51页
        3.2.3 时段分布第51-53页
        3.2.4 呈现方式第53-54页
    3.3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形式分析第54-60页
        3.3.1 文本语言风格第54-56页
        3.3.2 视像艺术表征第56-57页
        3.3.3 微话题栏目化第57-60页
    3.4 博物馆微博形象界面要素分析第60-65页
        3.4.1 标签识别第60-62页
        3.4.2 页面设计第62-65页
4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的效果与价值分析第65-75页
    4.1 基于受众反馈的传播效果分析第65-71页
        4.1.1 受众的认知效果分析第66-67页
        4.1.2 受众的态度效果分析第67-68页
        4.1.3 受众的行为效果分析第68-71页
    4.2 基于受众需求的传播价值分析第71-75页
        4.2.1 审美层面:满足形象的审美诉求第71页
        4.2.2 教育层面:营造知识分享的生态第71-72页
        4.2.3 经济层面:推动文博产业的发展第72-73页
        4.2.4 社会层面:打造交流娱乐氛围圈第73-75页
5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第75-85页
    5.1 博物馆形象微博传播的问题第75-78页
        5.1.1 传统思维束缚,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第75-76页
        5.1.2 形象定位不明,信息趋向同质化第76-77页
        5.1.3 传播程度不深,互动稍显乏力第77-78页
    5.2 博物馆微博形象传播的优化策略第78-85页
        5.2.1 博物馆形象的表象层优化第79-80页
        5.2.2 博物馆形象的行为层优化第80-83页
        5.2.3 博物馆形象的内核层优化第83-85页
6 结语第85-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国家一级博物馆开通微博账号一览表第93-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下一篇:长安画派与新金陵画派山水画创作风格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