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耐盐碱小麦育种意义 | 第11页 |
2.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 | 第11-13页 |
2.1 基因枪法 | 第11-12页 |
2.2 农杆菌介导法 | 第12-13页 |
3. 盐碱胁迫与植物耐盐碱机制 | 第13-16页 |
3.1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页 |
3.2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机制 | 第13-15页 |
3.3 氧化胁迫与活性氧的清除 | 第15-16页 |
4. 培育耐逆性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 第16-17页 |
5. 相关性分析 | 第17-18页 |
6.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33页 |
1.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2.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19-20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0-33页 |
3.1 转基因品系的获得 | 第20页 |
3.2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 第20-21页 |
3.3 转基因品系小麦的PCR检测 | 第21页 |
3.4 转基因品系小麦的Southern bloting鉴定 | 第21-28页 |
3.5 转基因系与对照系小麦种子的萌发实验 | 第28页 |
3.6 小麦各时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8-31页 |
3.7 形态、农艺性状统计及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8 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9页 |
1. 转化所用菌株和质粒载体结构 | 第33页 |
2. 高代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测定 | 第33-34页 |
2.1 PCR阳性检测 | 第33页 |
2.2 Southern杂交鉴定 | 第33-34页 |
3. 土壤中小麦萌发相关参数测定 | 第34-36页 |
3.1 胚芽与胚根长度统计 | 第34-35页 |
3.2 转基因小麦萌发参数统计 | 第35-36页 |
4. 不同生命期小麦形态特征及理化指标测定 | 第36-46页 |
4.1 苗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36-40页 |
4.2 返青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0-44页 |
4.3 灌浆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4-45页 |
4.4 盐碱胁迫条件下各生育期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5. 转基因小麦盐碱试验田中农艺性状统计与分析 | 第46-4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9-51页 |
1. 小麦萌发期盐碱耐受性分析 | 第49页 |
2. 小麦各主要发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 第49-50页 |
3. 盐碱土壤特性对萌发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