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 第17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7-18页 |
·社会保险理论 | 第18页 |
·疾病风险理论 | 第18-19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涵及特点 | 第19-22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涵 | 第19-20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考量 | 第22-30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运行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主要成效 | 第23-26页 |
·农民的参合率显著提高 | 第23页 |
·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 第23-24页 |
·医疗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 第24-25页 |
·医疗改革制度创新不断推进 | 第25-26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6-30页 |
·筹资机制不完善 | 第26页 |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补偿机制不合理 | 第27-28页 |
·服务制度不规范 | 第28页 |
·监督机制不到位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亚洲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5页 |
·亚洲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 | 第30-33页 |
·日本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韩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第31-32页 |
·泰国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第32页 |
·印度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亚洲国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政府应承担相应责任 | 第33页 |
·医疗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33页 |
·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 第33-34页 |
·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 | 第34页 |
·建立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35-43页 |
·强化政府责任 | 第35-37页 |
·加大宣传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 | 第35页 |
·根据不同经济水平调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35-36页 |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 第36-37页 |
·完善筹资机制 | 第37-38页 |
·确保普遍覆盖,提高筹资总金额 | 第37页 |
·提高筹资标准,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 | 第37-38页 |
·引入商业保险,实现多渠道筹资 | 第38页 |
·健全管理机制 | 第38-39页 |
·积极引入管理设备和人才 | 第38页 |
·有效落实运行经费 | 第38页 |
·加快推行“一卡通”模式 | 第38-39页 |
·完善统筹补偿机制 | 第39-40页 |
·科学划分给付种类 | 第39页 |
·合理确定补偿比例 | 第39页 |
·适当增加补偿范围 | 第39-40页 |
·简化补偿方式,规范实时结报 | 第40页 |
·完善服务机制 | 第40-41页 |
·加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 第40页 |
·提升医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 第40-41页 |
·强化监督机制 | 第41-43页 |
·建立健全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 | 第41页 |
·强化费用审核、加强网络监管 | 第41页 |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