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服务设施可步行性评价及效应分析--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组织与安排 | 第13-14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基础理论与方法 | 第15-18页 |
2.1 可步行性概念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2.2.1 可步行性评价模型 | 第15-16页 |
2.2.2 空间自相关 | 第16页 |
2.2.3 双变量空间相关 | 第16-17页 |
2.2.4 道路绿化 | 第17-18页 |
3 研究区及数据概况 | 第18-2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3.2 数据介绍 | 第19-21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21-24页 |
4 武汉市主城区可步行性评价 | 第24-38页 |
4.1 日常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 第24-26页 |
4.1.1 功能密度 | 第24-25页 |
4.1.2 功能混合度 | 第25-26页 |
4.2 武汉市主城区可步行性评价 | 第26-31页 |
4.2.1 设施使用频率及多样性 | 第26-27页 |
4.2.2 设施可步行性衰减规律 | 第27-28页 |
4.2.3 可步行性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4.3 各类口常服务设施可步行性评估 | 第31-35页 |
4.3.1 基于全域的可步行性评估 | 第31-33页 |
4.3.2 基于环路的可步行性评估 | 第33-35页 |
4.4 可步行性差异的因子解释 | 第35-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社区可步行性评价及效应分析 | 第38-53页 |
5.1 研究区社区可步行性 | 第38-39页 |
5.2 可步行性与社会经济 | 第39-44页 |
5.2.1 房价分布空间特征 | 第39-40页 |
5.2.2 可步行性与房价 | 第40-42页 |
5.2.3 房价解释模型 | 第42-44页 |
5.3 可步行性与环境正义 | 第44-48页 |
5.3.1 环境正义 | 第44页 |
5.3.2 绿化系数 | 第44-48页 |
5.4 可步行性与老年人口 | 第48-52页 |
5.4.1 数量关系 | 第48-49页 |
5.4.2 空间分布 | 第49-50页 |
5.4.3 步行指数-老年人口密度空间相关 | 第50-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