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21-41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区域地层与工程地质岩组 | 第27-34页 |
第四节 地质构造 | 第34-37页 |
第五节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37-39页 |
第六节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滑坡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 第41-67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滑坡类型及基本特征 | 第42-50页 |
第三节 滑坡时空分布规律 | 第50-55页 |
第四节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66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典型堵江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以鲁朗脚不弄滑坡为例 | 第67-85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第67-68页 |
第二节 滑坡区地质环境 | 第68-73页 |
第三节 脚不弄滑坡基本特征 | 第73-76页 |
第四节 脚不弄滑坡成因机理及演化过程 | 第76-78页 |
第五节 脚不弄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第78-83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 第85-105页 |
第一节 易发性评价思路与基本原则 | 第85-86页 |
第二节 易发性评价方法 | 第86-91页 |
第三节 易发性评价与结果分析 | 第91-104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基于概率地震的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研究 | 第105-120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05-106页 |
第二节 研究区地震地质背景 | 第106-108页 |
第三节 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 | 第108-112页 |
第四节 物理力学及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 第112-114页 |
第五节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14-118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20-122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0页 |
个人简历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