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畜牧业、饲养业论文

上海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的运行模式与成效评价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1 研究目标第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页
    1.4 可能的创新第15-16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理论基础第16-17页
        2.1.1 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第16页
        2.1.2 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第16页
        2.1.3 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的主要特性第16-17页
    2.2 文献综述第17-23页
        2.2.1 发达国家农业推广模式第17-18页
        2.2.2 国内生猪发展现状第18-23页
    参考文献第23-26页
第三章 上海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模式第26-38页
    3.1 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背景第26页
    3.2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主要内容第26-30页
        3.2.1 组织技术专家队伍第26-27页
        3.2.2 培育科技示范场和辐射户第27页
        3.2.3 推介主导品种第27-28页
        3.2.4 推广主推技术第28-29页
        3.2.5 举办技术培训第29页
        3.2.6 升级特色服务第29-30页
        3.2.7 强化绩效考核第30页
    3.3 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第30-34页
        3.3.1 制定工作制度,完善领导组织第30-31页
        3.3.2 制定实施方案,编写技术方案第31-32页
        3.3.3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交流第32页
        3.3.4 制定指导手册,加强入户指导工作第32-33页
        3.3.5 撰写简讯简报,扩大工程辐射第33-34页
    3.4 上海市科技入户工程推广模式的保障措施第34-36页
        3.4.1 建立领导组织机构第34页
        3.4.2 建立生猪科技入户工作制度第34页
        3.4.3 规范生猪科技入户政策第34页
        3.4.4 完善生猪科技入户培训第34-35页
        3.4.5 发放培训相关资料第35页
        3.4.6 制定实施方案第35页
        3.4.7 宣传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第35页
        3.4.8 做好补贴工作第35页
        3.4.9 制定严格考核制度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四章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成效分析第38-50页
    4.1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生猪生产发展成效第38-39页
    4.2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覆盖率第39页
    4.3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经济效益第39-40页
    4.4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社会效益第40-44页
        4.4.1 规模化与标准化取得重大进展第40-41页
        4.4.2 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得到较好的完善和巩固第41-42页
        4.4.3 培训体系得到完善第42-44页
    4.5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第44-45页
    4.6 上海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存在问题第45页
        4.6.1 经费不足第45页
        4.6.2 辐射户数量有限第45页
        4.6.3 技术指导工作有待改善第45页
    4.7 讨论思考第45-48页
        4.7.1 加强组织领导第46页
        4.7.2 进一步完善专家组技术负责制第46页
        4.7.3 进一步完善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第46-47页
        4.7.4 进一步完善示范辐射带动机制第47页
        4.7.5 进一步完善考核绩效机制第47页
        4.7.6 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机制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全文总结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探索--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下一篇:乡村节庆旅游项目分析--以镇江世业洲长江主题音乐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