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资源与市场分析 | 第14-21页 |
2.1 煤层气气源 | 第14页 |
2.2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与部署情况 | 第14-15页 |
2.3 市场分析 | 第15-19页 |
2.3.1 年用气量 | 第16-17页 |
2.3.2 下游用户用气特点及不均匀系数 | 第17-19页 |
2.4 基础参数 | 第19-20页 |
2.4.1 煤层气 | 第19页 |
2.4.2 天然气 | 第19-20页 |
2.4.3 其它要求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LX-LL-LF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概况 | 第21-68页 |
3.1 输气管道工程概况 | 第21-38页 |
3.1.1 线路总体走向概况 | 第21-22页 |
3.1.2 管道沿线自然概况 | 第22-24页 |
3.1.3 管道穿跨越 | 第24-27页 |
3.1.4 沿线地区等级划分 | 第27-29页 |
3.1.5 线路阀室 | 第29-30页 |
3.1.6 管道敷设 | 第30-34页 |
3.1.7 管道清管、试压及干燥 | 第34-36页 |
3.1.8 管道地质灾害检测系统 | 第36-38页 |
3.2 管线工程 | 第38-47页 |
3.2.1 基础参数 | 第38页 |
3.2.2 管材的选择 | 第38-39页 |
3.2.3 直管段壁厚计算 | 第39页 |
3.2.4 热煨弯管壁厚计算 | 第39页 |
3.2.5 钢种等级比较 | 第39-40页 |
3.2.6 管材、管件的强度计算 | 第40-47页 |
3.3 站场工程 | 第47-54页 |
3.3.1 站场设置 | 第47-48页 |
3.3.2 站场功能及规模 | 第48页 |
3.3.3 站场工艺 | 第48-51页 |
3.3.4 主要设备选型 | 第51-54页 |
3.4 防腐和阴极保护 | 第54-61页 |
3.4.1 管道防腐层 | 第54-55页 |
3.4.2 阴极保护 | 第55-59页 |
3.4.3 露空设备及管线外防腐覆盖层 | 第59页 |
3.4.4 站内埋地设备及管线防腐覆盖层 | 第59-60页 |
3.4.5 保温材料的选择 | 第60-61页 |
3.5 自动控制 | 第61-64页 |
3.6 供配电 | 第64-65页 |
3.7 给排水及消防 | 第65-66页 |
3.7.1 给水 | 第65页 |
3.7.2 排水 | 第65-66页 |
3.7.3 消防 | 第6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输气工艺方案研究 | 第68-88页 |
4.1 主要工艺参数 | 第68-71页 |
4.2 水力计算 | 第71-72页 |
4.3 输送工艺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72-77页 |
4.4 输送工艺系统计算及分析 | 第77-86页 |
4.5 管道末端储气量计算 | 第86页 |
4.6 调峰气量测算 | 第86-8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LX-LL-LF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经济性分析 | 第88-96页 |
5.1 投资估算 | 第88-90页 |
5.1.1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 第88页 |
5.1.2 投资估算结果 | 第88-90页 |
5.2 经济评价 | 第90-95页 |
5.2.1 编制依据 | 第90页 |
5.2.2 经济评价研究方法 | 第90-94页 |
5.2.3 成本和费用估算 | 第94页 |
5.2.4 不确定性分析 | 第94-95页 |
5.2.5 经济评价结论 | 第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6-9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6页 |
6.2 建议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