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12-22页 |
·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 | 第12-13页 |
·我国物流产业的运输方式特征 | 第13-14页 |
·我国物流产业结构 | 第14-18页 |
·我国物流产业的经营模式 | 第18-19页 |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上市物流公司在我国物流产业中的地位 | 第20-22页 |
·研究的目的、角度与对象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研究角度与对象 | 第23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4-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36页 |
·物流和物流产业 | 第26-27页 |
·物流及物流产业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物流产业的研究层次 | 第26-27页 |
·前沿技术效率的内涵 | 第27-30页 |
·效率的概念 | 第27-28页 |
·基准分析的内涵 | 第28-29页 |
·前沿技术效率的概念 | 第29-30页 |
·企业技术效率研究方法综述 | 第30-34页 |
·参数方法 | 第30-31页 |
·非参数方法 | 第31页 |
·我国物流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31-34页 |
·各种技术效率评价方法的优劣 | 第34-36页 |
3 企业技术效率评价的SFA方法 | 第36-43页 |
·SFA方法的应用说明 | 第36页 |
·SFA方法的思想脉络 | 第36-38页 |
·SFA方法效率测算理论的发展 | 第36-37页 |
·SFA方法对效率影响因素的处理 | 第37-38页 |
·SFA方法的基本模型 | 第38-43页 |
·普通回归模型 | 第38-39页 |
·确定性边界模型 | 第39-40页 |
·SFA方法的两个模型 | 第40-43页 |
4 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第43-58页 |
·SFA方法中投入产出数据的选取 | 第43-45页 |
·SFA方法中面板数据的选择标准 | 第43页 |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以及生产函数的最初形式 | 第43-45页 |
·上市物流公司的SFA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 | 第45-46页 |
·SFA方法回归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上市物流公司的平均技术效率 | 第48-56页 |
·上市物流公司的总体平均技术效率 | 第48-49页 |
·上市物流公司的细分行业平均技术效率 | 第49-56页 |
·上市物流公司在7个物流细分行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比较 | 第56页 |
·结论与说明 | 第56-58页 |
5 影响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58-67页 |
·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58-59页 |
·Battese and Coelli 1995年范式的独特之处 | 第58页 |
·影响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的因素假定 | 第58-59页 |
·Tobit模型 | 第59-60页 |
·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分析 | 第60-65页 |
·Hausman检验的基本思想 | 第60-61页 |
·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无效率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7-71页 |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67页 |
·政策建议 | 第67-70页 |
·给上市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 | 第68-69页 |
·给非上市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 | 第69页 |
·给政府和产业管理者的建议 | 第69-70页 |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