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内源植物激素水平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生长素第10-11页
        1.2.2 脱落酸第11-12页
        1.2.3 细胞分裂素第12-13页
        1.2.4 赤霉素第13-14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4-17页
    2.1 试验材料第14页
    2.2 试验时间地点第14页
    2.3 取样时期与方法第14页
    2.4 主要试验仪器第14页
    2.5 主要试剂第14-15页
    2.6 试验方法第15-17页
        2.6.1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15页
        2.6.2 溶剂配制第15页
        2.6.3 样品制备过程第15页
        2.6.4 色谱分析条件第15-17页
第3章 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激素含量的比较第17-28页
    3.1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ABA含量的比较第17-19页
    3.2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IAA含量的比较第19-21页
    3.3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ZRs与iPAs含量的比较第21-25页
        3.3.1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ZRs含量的比较第21-23页
        3.3.2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iPAs含量的比较第23-25页
    3.4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GA含量的比较第25-28页
第4章 烟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激素平衡关系第28-36页
    4.1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IAA/ABA、GA/ABA、ZRs+iPAs/ABA值的比较第28-30页
    4.2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IAA/iPAs、GA/iPAs、ABA/iPAs值的比较第30-32页
    4.3 不育系与保持系各时期部位IAA/GA、ZRs+iPAs/GA值的比较第32-34页
    4.4 结论与讨论第34-36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第36-38页
    5.1 主要结论第36-37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37页
    5.3 下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43页
作者简介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差异分析
下一篇:烟草废弃物腐熟有机肥对烟叶质量及植烟土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