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摄像机定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4-16页 |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摄像机定标原理 | 第17-34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17-22页 |
·图像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 | 第17-20页 |
·线性模型 | 第20-21页 |
·非线性模型 | 第21-22页 |
·线性模型摄像机定标 | 第22-33页 |
·传统的线性模型摄像机定标 | 第22-26页 |
·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 第26-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矫正误差的计算 | 第34-41页 |
·极线几何 | 第34-36页 |
·双目摄像机图像匹配点矫正误差的计算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结合矫正误差的定标 | 第41-61页 |
·问题描述 | 第41-44页 |
·双目摄像机的定标方法 | 第44-55页 |
·结合外定标板上匹配特征点矫正误差的双目摄像机定标 | 第46-51页 |
·结合空间多平面上匹配特征点矫正误差的双目摄像机定标 | 第51-55页 |
·多摄像机的定标方法 | 第55-57页 |
·定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多摄像机定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69页 |
·系统概述 | 第61-62页 |
·系统的设计与交互流程 | 第62-66页 |
·三维重建后结果对比分析 | 第66-69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硕士期间科研经历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