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2O的在线报修微信公众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O2O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O2O商业模式发展现状与动态 | 第14页 |
1.2.2 国内O2O商业模式发展现状与动态 | 第14-16页 |
1.3 国内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6-18页 |
1.3.1 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微信公众号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4 本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 第20-29页 |
2.1 微信公众平台 | 第20-25页 |
2.1.1 微信JS-SDK | 第21-22页 |
2.1.2 微信支付 | 第22-23页 |
2.1.3 微信消息管理 | 第23-24页 |
2.1.4 微信素材管理 | 第24-25页 |
2.2 Html5介绍 | 第25-27页 |
2.2.1 HTML5特性 | 第26-27页 |
2.3 We UI介绍 | 第27页 |
2.4 SUI Mobile介绍 | 第27-28页 |
2.5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在线报修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 第29-38页 |
3.1 系统主题域划分 | 第29页 |
3.2 平台的O2O商业模式 | 第29-31页 |
3.3 报修模块 | 第31-32页 |
3.3.1 业务角色需求 | 第31-32页 |
3.3.2 UML用例建模 | 第32页 |
3.3.3 关键流程梳理 | 第32页 |
3.4 维修商户模块 | 第32-34页 |
3.5 个人中心模块 | 第34页 |
3.6 订单管理模块 | 第34-35页 |
3.7 用户管理模块 | 第35-36页 |
3.8 微信公众号管理模块 | 第36页 |
3.9 平台支付管理 | 第36-37页 |
3.10 基础数据管理与系统管理 | 第37页 |
3.11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在线报修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系统设计 | 第38-49页 |
4.1 系统建设目标 | 第38-39页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4.2.1 稳定性 | 第39页 |
4.2.2 可扩展性 | 第39页 |
4.2.3 易用性 | 第39页 |
4.2.4 标准性 | 第39-40页 |
4.2.5 安全性 | 第40页 |
4.3 系统架构设计 | 第40-41页 |
4.4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4.5 数据库设计 | 第44-48页 |
4.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在线报修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具体实现 | 第49-58页 |
5.1 总体功能实现 | 第49页 |
5.2 在线报修模块 | 第49-51页 |
5.2.1 多种方式进入报修页面 | 第49-50页 |
5.2.2 报修信息录入 | 第50-51页 |
5.3 我的订单模块 | 第51-52页 |
5.3.1 报修用户端我的订单模块 | 第51-52页 |
5.3.2 维修商户端我的订单模块 | 第52页 |
5.4 维修商户模块 | 第52-53页 |
5.5 个人中心模块 | 第53页 |
5.6 订单管理模块 | 第53页 |
5.7 用户管理模块 | 第53-54页 |
5.8 微信公众号管理模块 | 第54-55页 |
5.9 平台支付管理模块 | 第55页 |
5.10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 第55-56页 |
5.11 系统管理与接口设置 | 第56-57页 |
5.12 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在线报修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测试 | 第58-64页 |
6.1 测试环境 | 第58页 |
6.2 测试场景 | 第58-60页 |
6.2.1 性能测试场景 | 第58-59页 |
6.2.2 其他测试场景 | 第59页 |
6.2.3 关键功能测试 | 第59页 |
6.2.4 部分功能测试用例与测试报告 | 第59-60页 |
6.3 测试结果 | 第60-63页 |
6.3.1 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6.3.2 功能完整性和可靠性测试 | 第62页 |
6.3.3 易用性与友好性测试 | 第62页 |
6.3.4 系统安全性测试 | 第62-63页 |
6.4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