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21页
        1.2.1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研究综述第12-18页
        1.2.2 关于金融效率理论的研究综述第18-21页
        1.2.3 文献述评第21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1-23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25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6页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6-27页
        1.5.1 研究的创新第26页
        1.5.2 研究的不足第26-27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7-32页
    2.1 概念界定第27-28页
        2.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第27-28页
        2.1.2 微观金融效率第28页
    2.2 理论基础第28-32页
        2.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第28-29页
        2.2.2 金融创新理论第29-30页
        2.2.3 三阶段DEA理论和超效率DEA理论第30-32页
3 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分析第32-40页
    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规模和分布第32-35页
        3.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规模第32-34页
        3.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地区分布第34-35页
    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程度(金融相关率FIR)第35-36页
    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质量第36-37页
    3.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第37-39页
    3.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效用发挥情况第39-40页
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模型的构建第40-46页
    4.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模型的建立第40-43页
        4.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的三阶段DEA模型第40-42页
        4.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省市间的比较分析——超效率DEA模型第42-43页
    4.2 模型指标的选取第43-45页
        4.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第43-44页
        4.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外部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第44-45页
    4.3 数据来源第45-46页
5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实证分析第46-62页
    5.1 第一阶段DEA——原始数据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分析第46-48页
    5.2 第二阶段SFA——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环境分析及调整第48-51页
        5.2.1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指标的分析第48-50页
        5.2.2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指标的调整第50-51页
    5.3 第三阶段DEA——调整投入后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分析第51-59页
        5.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效率分析第53-55页
        5.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分析第55-56页
        5.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效率分析第56-57页
        5.3.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比较分析第57页
        5.3.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省市分布比较——基于规模效率值和技术效率值的分析第57-59页
    5.4 投入产出的松弛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效省市间的分析第59-61页
    5.5 超效率DEA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省市间的比较第61-62页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62-75页
    6.1 研究结论第62-69页
        6.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支农效用发挥不充分第62-64页
        6.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质量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发展程度较低第64-65页
        6.1.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第65-66页
        6.1.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观金融效率不容乐观,其内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和优化第66-67页
        6.1.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有效整合和进一步增强存贷能力第67-68页
        6.1.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第68-69页
    6.2 对策建议第69-74页
        6.2.1 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平衡发展,加大支农力度第69-70页
        6.2.2 改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外部金融环境,促进其发展壮大第70-71页
        6.2.3 完善和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其微观金融效率第71-73页
        6.2.4 有效整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其存贷能力第73-74页
    6.3 研究的进一步工作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相对谈判能力、政治关联与商业信用--基于涉农上市公司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