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粗糙集与分类算法的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课题背景第8-9页
        1.1.2 常见网络攻击第9-10页
    1.2 课题来源和选题意义第10页
        1.2.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2 选题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技术概述第10-11页
        1.3.2 数据挖掘在网络异常行为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3 粗糙集理论在网络异常行为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2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2-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粗糙集理论及分类算法第15-24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粗糙集理论第15-17页
    2.3 粗糙集在网络异常行为检测中的应用第17-18页
        2.3.1 网络异常行为检测的粗糙集等价第17页
        2.3.2 基于粗糙集约简的网络流量特征选择第17-18页
    2.4 分类分析第18-22页
        2.4.1 贝叶斯分类第18-19页
        2.4.2 决策树分类第19-21页
        2.4.3 K近邻分类第21-22页
    2.5 分类算法在网络异常行为检测中的应用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基于等价类的粗糙集约简算法的增量式改进第24-31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粗糙集约简算法第24-27页
        3.2.1 基于正域的粗糙集约简算法第24-25页
        3.2.2 基于信息熵的粗糙集约简算法第25-26页
        3.2.3 基于知识粒度的粗糙集约简算法第26-27页
    3.3 等价类的增量式改进第27-28页
    3.4 实验验证第28-30页
        3.4.1 实验环境第28页
        3.4.2 实验数据简介第28-29页
        3.4.3 数据处理流程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KD-Tree的快速KNN网络异常检测方法第31-38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KNN检测模型的优缺点及优化第31-34页
        4.2.1 KNN优缺点及优化策略第31-32页
        4.2.2 KD-Tree理论的应用现状第32页
        4.2.3 KD-Tree结构及构建第32-33页
        4.2.4 利用KD-Tree查找K个近邻第33-34页
    4.3 实验验证第34-37页
        4.3.1 优化的K近邻异常检测流程第34-35页
        4.3.2 实验步骤第35-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面向服务的网络异常检测原型系统第38-57页
    5.1 引言第38页
    5.2 面向服务的网络异常检测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8-44页
        5.2.1 架构设计第38-39页
        5.2.2 业务逻辑第39-40页
        5.2.3 功能设计第40-41页
        5.2.4 技术路线第41-42页
        5.2.5 程序结构第42-43页
        5.2.6 服务端设计第43页
        5.2.7 客户端设计第43-44页
    5.3 面向服务的网络异常检测原型系统的详细设计第44-48页
        5.3.1 数据模块第44-45页
        5.3.2 预处理模块第45-46页
        5.3.3 特征选择模块第46页
        5.3.4 训练模块第46-47页
        5.3.5 检测模块第47-48页
    5.4 原型系统验证第48-56页
        5.4.1 基础算法验证第48-52页
        5.4.2 组合算法验证第52-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6.1 论文总结第57页
    6.2 工作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形貌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非相干X射线光栅干涉相衬成像技术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