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一、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第14-23页
 (一) 无权处分合同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20页
  1、“处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2、无权处分第16-18页
  3、无权处分合同的界定第18-20页
 (二) 无权处分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第20-23页
二、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比较法分析第23-31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分析第23-28页
  1、德国民法中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23-25页
  2、法国民法中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25-26页
  3、瑞士民法中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第26-27页
  4、对大陆法系国家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评析第27-28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分析第28-29页
  1、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第28-29页
  2、对英美法系国家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评析第29页
 (三) 国际法律文件中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分析第29-31页
  1、国际法律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第29页
  2、对国际法律文件中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评析第29-31页
三、我国无权处分合同效力探析第31-4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31页
 (二) 关于我国《合同法》第51条的争论及评析第31-35页
  1、完全无效说及评析第32-33页
  2、债权合同效力待定说及评析第33-34页
  3、债权合同有效说及评析第34页
  4、处分行为有效说及评析第34-35页
  5、物权变动不生效力说及评析第35页
 (三) 关于我国《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条的争论及评析第35-37页
  1、区别说第35-36页
  2、有效模式第36页
  3、简要评析-有效模式的选择第36-37页
 (四) 有效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分析第37-40页
  1、物权变动与原因行为区分原则在无权处分领域的贯彻第37-38页
  2、有利于对第三人的保护,进而保护交易安全第38页
  3、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配第38-39页
  4、对于未来物买卖合同,实践与立法相统一第39-40页
 (五) 有效模式选择的缺陷性分析第40-42页
  1、物权变动要件不合理第40页
  2、法条上的不足第40-42页
四、对我国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理性思考第42-45页
 (一) 将处分权作为物权变动的要件第42-44页
  1、与我国所采用的物权变动模式的统一第42-43页
  2、有利于限制恶意第三人取得所有权第43页
  3、有利于协调权利人与交易相对人的利益关系第43-44页
 (二) 对无权处分合同的立法思考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参考政策法规第48-4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况第51-52页
承诺书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下一篇:医疗过错的证明责任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