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精密单点定位理论及其软件研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2 精密单点定位基本理论 | 第12-31页 |
·GNSS卫星星座 | 第12-14页 |
·GPS系统描述 | 第12页 |
·GLONASS系统描述 | 第12-13页 |
·其它导航系统描述 | 第13-14页 |
·IERS、IGS及其产品介绍 | 第14页 |
·基本观测值 | 第14-16页 |
·伪距观测值 | 第15页 |
·载波相位观测值 | 第15-16页 |
·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 第16-17页 |
·GNSS时间基准及其转换 | 第17-18页 |
·GNSS坐标基准及其转换 | 第18-21页 |
·PPP模型 | 第21-24页 |
·传统PPP模型 | 第21-22页 |
·UofC组合观测模型 | 第22-23页 |
·无模糊度模型 | 第23-24页 |
·PPP参数估计 | 第24-26页 |
·最小二乘估计 | 第24-25页 |
·扩展的卡尔曼滤波 | 第25-26页 |
·整周模糊度解算 | 第26-30页 |
·固定宽巷模糊度 | 第28-29页 |
·固定窄巷模糊度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精密单点定位误差分析及改正模型 | 第31-46页 |
·与信号传播相关误差 | 第31-32页 |
·电离层折射 | 第31页 |
·对流层折射 | 第31-32页 |
·多路径效应 | 第32页 |
·与卫星相关误差 | 第32-38页 |
·卫星钟差 | 第32-35页 |
·卫星星历误差 | 第35页 |
·相对论效应 | 第35页 |
·硬件延迟 | 第35-37页 |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和变化 | 第37-38页 |
·卫星天线相位缠绕改正 | 第38页 |
·与接收机相关误差 | 第38-44页 |
·接收机钟差 | 第38-40页 |
·接收机钟跳 | 第40-42页 |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和变化 | 第42-44页 |
·其他误差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多模GNSS PPP软件设计与开发 | 第46-60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GNSSPPP软件的设计 | 第47-52页 |
·GNSSPPP的总体设计 | 第47页 |
·GNSSPPP的软件设计 | 第47-49页 |
·GNSSPPP的子模块的设计 | 第49-52页 |
·GNSSPPP软件的实现 | 第52-57页 |
·图形界面层的实现 | 第52-55页 |
·各子模块功能实现 | 第55-57页 |
·GNSSPPP功能测试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GNSSPPP软件实验研究 | 第60-70页 |
·IGU星历精度分析 | 第60-63页 |
·不同导航系统静态PPP解算精度分析 | 第63-67页 |
·不同导航系统实时动态PPP解算精度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0页 |
·尚需研究内容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