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临床研究 | 第10-18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0-11页 |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纳入标准 | 第10页 |
·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病例脱落处理 | 第11页 |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1页 |
·中止研究标准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随机方法 | 第11-12页 |
·样本量估计 | 第12页 |
·试验方法 | 第12页 |
·治疗组 | 第12页 |
·对照组 | 第12页 |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第12-13页 |
·腹内压 | 第13页 |
·肠鸣音次数 | 第13页 |
·腹壁张力 | 第13页 |
·氧合指数 | 第13页 |
·28天病死率 | 第13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13页 |
·疗效评价 | 第13页 |
·统计分析 | 第13-14页 |
·结果 | 第14-18页 |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两组治疗后第1、3、7天腹内压比较 | 第14-15页 |
·两组肠鸣音分级比较 | 第15页 |
·两组腹壁张力比较 | 第15-16页 |
·两组氧合指数比较 | 第16页 |
·两组28天病死率比较 | 第16-18页 |
3 讨论 | 第18-25页 |
·关于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 | 第18-19页 |
·中医对急性胃肠损伤的认识及立法依据 | 第19-20页 |
·三承气汤讨论 | 第20-21页 |
·药物讨论 | 第21-23页 |
·导师的认识 | 第23-24页 |
·关于结果的讨论 | 第24-25页 |
4 结语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5-26页 |
·临床指导意义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文献综述 | 第3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