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认知诊断评估的核心概念 | 第11-15页 |
·认知诊断评估 | 第11-12页 |
·认知诊断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2页 |
·知识状态的定义 | 第12-13页 |
·Q矩阵的定义及其在认知诊断评估中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R矩阵的定义及其在CDA测验编制中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认知诊断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常用认知诊断模型介绍 | 第15-21页 |
·非参数认知诊断方法介绍 | 第21-24页 |
·认知诊断分类正确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聚类分析方法在认知诊断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聚类分析的定义及方法介绍 | 第25-26页 |
·距离测量方法介绍 | 第26-27页 |
·K-means法简介 | 第27-28页 |
·K-means法在认知诊断评估中的应用 | 第28页 |
·考试改革的实践需求与多级计分诊断模型 | 第28-30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30-34页 |
·问题提出 | 第30-31页 |
·应充分发挥非参数方法的优势,扩展认知诊断评估的实践应用 | 第30页 |
·非参数诊断法仅涉及0-1计分,需拓展至多级计分情境 | 第30-31页 |
·聚类分析诊断法的影响因素及稳定性有待考证 | 第31页 |
·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理论意义 | 第31页 |
·实践意义 | 第31-32页 |
·研究设计 | 第32-34页 |
3 研究一:多级计分的聚类诊断方法 | 第34-40页 |
·0-1计分聚类诊断法介绍 | 第34-35页 |
·属性总分和能力向量的计算 | 第34-35页 |
·K-means中心初始值的选取 | 第35页 |
·0-1计分聚类诊断法的步骤 | 第35页 |
·0-1计分聚类诊断法的拓展:多级聚类诊断法(GRCDM) | 第35-40页 |
·理想反映模式的计算 | 第36-37页 |
·属性总分和能力向量的计算方法 | 第37-40页 |
4 研究二:不同因素对GRCDM分类准确率的影响 | 第40-55页 |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6页 |
·研究设计 | 第40-45页 |
·模拟观察反应模式 | 第45-46页 |
·被试分类与诊断 | 第46页 |
·评价指标 | 第46页 |
·研究结果 | 第46-52页 |
·GRCDM在各实验条件下的PMR和MMR均值 | 第46-47页 |
·各因素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 | 第47-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GRCDM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 | 第52-53页 |
·随属性个数的增加GRCDM分类准确率升高 | 第53页 |
·GRCDM较适用于松散型的属性层次结构 | 第53页 |
·GRCDM对被试人数和被试分布依赖性较小 | 第53-55页 |
5 研究三:Q矩阵误设对GRCDM分类准确率的影响 | 第55-59页 |
·研究目的 | 第55页 |
·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研究结果 | 第56-58页 |
·Q矩阵误设对PMR的整体影响 | 第56-57页 |
·属性层次结构和误设类型对GRCDM判准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59页 |
·GRCDM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 第58页 |
·Q矩阵误设对GRCDM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受层次结构影响 | 第58-59页 |
6 研究四:属性层次关系错误对GRCDM分类准确率的影响 | 第59-63页 |
·研究目的 | 第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研究结果 | 第60-62页 |
·层次关系错误导致的MMR均值降幅 | 第60-61页 |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GRCDM对属性层次关系错乱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 第62页 |
·GRCDM对各层次结构下的层次关系错乱敏感度不一 | 第62-63页 |
7 研究五:实证研究 | 第63-69页 |
·研究目的 | 第63页 |
·数据来源 | 第63-64页 |
·过程和方法 | 第64-65页 |
·研究结果 | 第65-67页 |
·GRCDM的分类结果 | 第65页 |
·属性通过率与属性性质相匹配 | 第65-66页 |
·属性通过率的学习类型差异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GRCDM在实证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 第67-68页 |
·GRCDM在实证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 | 第68-69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