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抗氧化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和降糖活性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22页 |
·2型糖尿病简介 | 第15页 |
·氧化应激诱导糖尿病作用机理 | 第15-18页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 | 第18-19页 |
·活性多肽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抗氧化及降血糖多肽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小球藻多肽研究现状 | 第22页 |
·立题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小球藻蛋白制备及其纯化 | 第25-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原料 | 第25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小球藻组分分析 | 第25-26页 |
·小球藻破壁 | 第26-27页 |
·小球藻蛋白提取 | 第27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7页 |
·响应面法优化 | 第27-28页 |
·多肽的制备 | 第28页 |
·多肽的纯化 | 第28-29页 |
·多肽分子量测定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小球藻主要组成成分 | 第29页 |
·小球藻破壁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可溶性蛋白提取条件优化结果 | 第30-33页 |
·小球藻多肽分子量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小球藻活性多肽制备条件优化 | 第35-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可溶性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35页 |
·福林酚法测定多肽含量 | 第35-36页 |
·体外抗氧化指标 | 第36-38页 |
·蛋白酶酶解条件优化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可溶性蛋白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多肽标准曲线 | 第39页 |
·还原性标准曲线 | 第39-40页 |
·蛋白酶筛选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酶解时间条件优化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小球藻活性多肽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体外抗氧化实验 | 第46页 |
·体内抗氧化实验 | 第46-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体内抗氧化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小球藻活性多肽体内外降糖活性研究 | 第57-62页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57页 |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 第57-58页 |
·体内降糖活性研究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体外降糖活性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体内降糖活性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