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 | 第15页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 第15-16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16-18页 |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会计主体 | 第18页 |
·信贷资产转移的确认 | 第18-19页 |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会计确认信贷资产转移的操作难度较大 | 第20-21页 |
·混合计量法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 第21-22页 |
·特殊目的实体报表合并存在争议 | 第22-23页 |
·资产证券化会计相关信息披露不完善 | 第23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会计确认的理论基础综合程度大且过于复杂 | 第23-24页 |
·会计计量模式不一致 | 第24-25页 |
·特殊目的实体经济利益不独立且报表合并依据不充足 | 第25页 |
·信息披露制度不全面 | 第25-27页 |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经验及启示 | 第27-32页 |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相关规范 | 第27-30页 |
·FASB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规范 | 第27-29页 |
·IASC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规范 | 第29-30页 |
·对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原则性的启示 | 第30-32页 |
·公允价值的运用应遵循稳健原则 | 第30-31页 |
·对发起人合并报表进一步进行监管 | 第31页 |
·重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信息披露 | 第31-32页 |
第5章 国开行2012年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 | 第32-38页 |
·动机与政策环境 | 第32页 |
·交易环节和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交易环节 | 第32-33页 |
·操作运行环节 | 第33-35页 |
·会计处理时的确认 | 第35页 |
·会计处理时的计量 | 第35-36页 |
·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与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的建议 | 第38-41页 |
·关于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 第38页 |
·无法获得公允价值时的会计计量方法 | 第38-39页 |
·丰富特殊目的实体组织形式,强化报表合并 | 第39-40页 |
·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