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欧美108杨速生丰产林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论文主要引用符号的中英文含义及单位第9-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8页
 1. 引言第18-20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38页
   ·水肥耦合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27页
     ·水肥耦合的概念和水肥耦合效应的原理第20-22页
     ·水肥耦合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第22-24页
     ·水肥耦合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第24-25页
     ·水肥耦合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第25-27页
   ·国内外杨树速生丰产林发展现状第27-28页
   ·杨树速生丰产林水肥经营管理研究进展第28-38页
     ·杨树灌溉管理策略第28-32页
       ·灌溉方式第28-29页
       ·灌溉时间第29-30页
       ·灌溉量第30-31页
       ·林木水分利用第31-32页
     ·杨树施肥管理策略第32-36页
       ·施肥方式第33页
       ·施肥时间第33-34页
       ·肥料种类第34-35页
       ·施肥量第35页
       ·林木养分利用第35-36页
     ·杨树水肥耦合管理技术第36-38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8-44页
 1. 研究地概况第38-39页
 2. 研究对象第39页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9-44页
   ·试验设计第39-40页
   ·试验期内的总体灌溉和施肥情况第40-42页
   ·技术路线第42-44页
第三章 水氮耦合措施对欧美108杨速生丰产林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第44-60页
 1. 前言第44-45页
 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5-46页
   ·林地各土层样品采集和养分指标测定第45页
   ·林地土壤水势第45页
   ·林地土壤含水率第45页
   ·数据分析第45-46页
 3. 结果第46-56页
   ·林地土壤水势和降雨量变化第46-48页
   ·林地土壤含水率变化第48-50页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第50-53页
   ·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第53-55页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55-56页
 4. 讨论第56-58页
   ·水氮耦合措施下的欧美108杨林地土壤水分第56-57页
   ·林地土壤养分及其分布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57-58页
 5.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欧美108杨细根生长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60-80页
 1. 前言第60-61页
 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61-62页
   ·根系取样与样品处理第61页
   ·数据分析第61-62页
 3. 结果第62-73页
   ·水氮耦合管理第一年欧美108杨细根形态及垂直分布的变化第62-67页
     ·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第62页
     ·细根根长密度的变化第62-63页
     ·细根表面积的变化第63-64页
     ·细根体积的变化第64-65页
     ·细根比根长的变化第65-66页
     ·细根生物量与水氮耦合效应的模型拟合第66-67页
   ·水氮耦合管理第二年欧美108杨细根形态及垂直分布的变化第67-73页
     ·细根生物量密度的变化第67-68页
     ·细根表面积的变化第68-70页
     ·细根根长密度的变化第70页
     ·细根平均直径的变化第70-72页
     ·灌溉、施肥和土层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细根的影响第72-73页
 4. 讨论第73-77页
   ·水氮耦合措施第一年细根形态和垂直分布的响应机制第73-75页
     ·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表面积和体积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响应第73-74页
     ·细根比根长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响应第74-75页
   ·水氮耦合措施第二年细根形态和垂直分布的响应机制第75-76页
     ·欧美108杨细根垂直分布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响应第75页
     ·欧美108杨细根的向水性和趋肥性第75-76页
   ·水氮耦合措施第一、二年欧美108杨细根形态与分布的差异第76-77页
 5. 小结第77-80页
第五章 欧美108杨生理生态特性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80-106页
 1. 前言第80-81页
 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81-83页
   ·气象因子第81页
   ·树干液流第81-82页
   ·叶面积指数第82页
   ·光合特性第82页
   ·数据分析第82-83页
 3. 结果第83-101页
   ·欧美108杨叶面积指数第83-85页
     ·叶面积指数季节变化特征第83页
     ·水氮耦合措施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83-85页
   ·欧美108杨叶片光合特性第85-94页
     ·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季变化特征第85-86页
     ·叶片蒸腾速率(Tr)日、季变化特征第86-88页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季变化特征第88-90页
     ·水氮耦合措施对叶片Pn、Tr和WUE的影响第90页
     ·欧美108杨叶片Pn在不同水氮耦合措施间的差异性第90-92页
     ·欧美108杨叶片WUE在不同水氮耦合措施间的差异性第92-94页
   ·欧美108杨树干液流变化特征与蒸腾耗水第94-101页
     ·生长季欧美108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第94-96页
     ·生长季内主要环境因子日变化第96-97页
     ·水氮耦合措施下欧美108杨树干液流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97-99页
     ·生长季内欧美108杨树干液流速率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99-101页
 4. 讨论第101-104页
   ·叶面积指数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01页
   ·叶片光合特性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01-102页
   ·树干液流及林木蒸腾耗水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02-104页
 5. 小结第104-106页
第六章 水氮耦合措施对欧美108杨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第106-118页
 1 前言第106-107页
 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07-108页
   ·生物量测定第107页
   ·林木各器官和林地各土层样品采集第107页
   ·有机碳含量测定和碳储量计算第107-108页
   ·数据分析第108页
 3. 结果第108-114页
   ·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第108-110页
   ·林木各器官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第110-112页
   ·林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第112-114页
 4. 讨论第114-116页
   ·生物量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14-115页
   ·林木各器官碳储量及其分配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15页
   ·林地土壤碳储量及其分布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15-116页
 5 小结第116-118页
第七章 欧美108杨林木生长及生产力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18-130页
 1. 前言第118-119页
 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19-120页
   ·林木胸径和树高测定第119页
   ·欧美108杨实验形数测定与计算第119页
   ·林地生产力计算第119页
   ·数据分析第119-120页
 3. 结果第120-127页
   ·林木季节生长规律第120页
   ·林木生长和林地生产力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20-124页
   ·水氮耦合经济效益分析第124-126页
   ·水氮耦合措施有效促进欧美108杨林木生长的机理分析第126-127页
 4 讨论第127-128页
   ·水氮耦合措施对欧美108杨林木生长的影响第127-128页
   ·欧美108杨林木生长和生产力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28页
 5 小结第128-130页
第八章 综合结论、讨论与展望第130-136页
 1. 综合结论第130-132页
   ·水氮耦合措施对欧美108杨速生丰产林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第130页
   ·欧美108杨细根生长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30页
   ·欧美108杨生理生态特性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30-131页
   ·水氮祸合对欧美杨速生丰产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第131页
   ·欧美108杨林木生长及生产力对水氮耦合措施的响应第131页
   ·欧美108杨速生丰产林水氮耦合管理策略第131-132页
 2. 综合讨论第132-134页
 3. 展望第134页
 4. 论文创新点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6页
个人简介第156-158页
导师简介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水分运动过程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青杨全同胞异源三倍体群体表观遗传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