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前言 | 第16-20页 |
第一章 我国沙漠污染的概况 | 第20-28页 |
第一节 沙漠化与沙漠污染 | 第20-22页 |
一、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 | 第20-21页 |
二、我国沙漠污染的现状 | 第21页 |
三、沙漠污染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沙漠污染的原因 | 第22-23页 |
一、沙漠地区环境监管不到位 | 第22-23页 |
(一) 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机构不健全 | 第22-23页 |
(二) 环保配套设施不健全 | 第23页 |
二、沙漠地区违法排污成本低廉 | 第23页 |
第三节 沙漠污染的危害 | 第23-25页 |
一、水资源危机 | 第23-24页 |
二、生态环境破坏 | 第24页 |
三、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人类健康问题 | 第24-25页 |
(一) 生活用水污染 | 第24-25页 |
(二) 沙尘暴 | 第25页 |
第四节 对沙漠污染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一、沙漠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决定对其保护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二、对沙漠污染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弥补了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空白 | 第26页 |
三、《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为沙漠污染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法律依据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防治沙漠污染的法律缺陷 | 第28-37页 |
第一节 防治沙漠污染的立法缺陷 | 第28-34页 |
一、缺乏沙漠污染行为的法律规定 | 第28-31页 |
(一) 防沙治沙立法现状 | 第28-30页 |
(二) 沙漠污染行为的立法缺失 | 第30-31页 |
二、缺乏沙漠污染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31-32页 |
三、缺乏生态补偿制度 | 第32-33页 |
四、缺乏完善的税收政策和财政奖励制度 | 第33-34页 |
五、缺乏沙漠治污设施的法律监管 | 第34页 |
第二节 防治沙漠环境污染的执法缺陷 | 第34-37页 |
一、沙漠地区执法不规范 | 第34-35页 |
(一) 沙漠地区执法不严 | 第34-35页 |
(二) 沙漠地区执法力度不够 | 第35页 |
二、跨区域执法冲突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国外沙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澳大利亚沙漠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37-39页 |
一、“沙漠知识经济战略”对沙漠环境的治理和开发的借鉴 | 第38-39页 |
二、澳大利亚水权交易制度的借鉴 | 第39页 |
第二节 美国沙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39-41页 |
一、科罗拉多沙漠污染治理经验的借鉴 | 第39-40页 |
二、《沙漠土地法》对私人治理沙漠土地的借鉴 | 第40-41页 |
三、《沙漠保护法案》对治理沙漠基金的借鉴 | 第41页 |
第三节 以色列沙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41-44页 |
一、沙漠林地建设经验的借鉴 | 第42-43页 |
二、以色列节水立法制度的借鉴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防治沙漠污染的法律建议 | 第44-62页 |
第一节 防治沙漠污染的立法建议 | 第44-57页 |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加入“沙漠污染行为”的规定 | 第44-47页 |
二、建立和落实沙漠污染的法律责任 | 第47-53页 |
(一) 沙漠地区政府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任终身制 | 第47-48页 |
(二) 沙漠地区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制 | 第48-50页 |
(三) 沙漠企业违法排污责任 | 第50-52页 |
(四) 沙漠企业未经环评擅自建设项目责任 | 第52页 |
(五) 沙漠环评单位“虚假评估”责任终身制 | 第52-53页 |
三、完善沙漠生态补偿制度 | 第53-55页 |
(一) 补偿标准体系化 | 第54页 |
(二) 明确补偿主体 | 第54-55页 |
(三)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 第55页 |
四、建立完善的税收政策和财政奖励制度 | 第55-56页 |
五、完善沙漠治污设施的法律监管 | 第56-57页 |
(一)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 第56页 |
(二) 完善沙漠污染的集中治理 | 第56页 |
(三) 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监管 | 第56-57页 |
第二节 防治沙漠污染的执法建议 | 第57-59页 |
一、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沙漠污染行为 | 第57-58页 |
二、协调跨区域执法冲突 | 第58-59页 |
第三节 防治沙漠污染的守法建议 | 第59-62页 |
一、加大沙漠环保法制宣传 | 第59页 |
二、借助公益组织推动沙漠治污的公共治理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