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23页 |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有关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8-11页 |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几个概念 | 第8页 |
·植物繁殖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无性系植物种群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植物种群繁殖对策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种群生活史对策 | 第15-16页 |
·繁殖配置和繁殖投资对策 | 第16-18页 |
·植物的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对策 | 第18-20页 |
·植物种群构件理论 | 第20页 |
·冰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研究区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3-26页 |
·地理位置及地形外貌 | 第23页 |
·气候特点 | 第23-24页 |
·上壤概况 | 第24页 |
·植被概况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样地设置 | 第26页 |
·植被调查方法 | 第26-28页 |
3 不同生境米氏冰草种群的年龄结构 | 第28-43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分株的年龄结构 | 第31-33页 |
·根茎的年龄结构 | 第33-37页 |
·苗和芽的年龄结构 | 第37-40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40-43页 |
4 不同生境米氏冰草种群的繁殖分配特征 | 第43-54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繁殖构件的分配 | 第45-47页 |
·分株的空间扩展模式 | 第47-5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1-54页 |
5 潜在种群对现实种群的作用分析 | 第54-6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6页 |
·有性繁殖潜在种群对现实种群的作用 | 第57-60页 |
·营养繁殖潜在种群对现实种群的作用 | 第60-65页 |
·种子繁殖单株和营养繁殖的单株与现实种群的关系 | 第65-6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6-68页 |
6 米氏冰草与羊草在种间竞争下的繁殖策略 | 第68-88页 |
·引言 | 第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8-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85页 |
·永久性样方内米氏冰草和羊草的分株数量动态 | 第71-72页 |
·米氏冰草和羊草的繁殖分配动态 | 第72-79页 |
·米氏冰草和羊草的年龄结构动态 | 第79-84页 |
·分株的空间扩展与土壤的关系 | 第84-8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5-8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8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10页 |
个人简介 | 第110-111页 |
导师简介 | 第111-112页 |
成果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