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12-15页 |
一、 国际形势新的发展变化促进了新理论的形成 | 第12-13页 |
二、 国内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出现给理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第15-25页 |
一、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来源 | 第15-22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 | 第15-16页 |
(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人民群众观 | 第16-21页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第21-22页 |
二、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22-25页 |
(一) 对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丰富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22-23页 |
(二) 当今世界政权更替演变的警示是重要借鉴 | 第23-24页 |
(三) 习近平的个人经历是重要实践来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第25-35页 |
一、 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 | 第26-28页 |
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第28-31页 |
(一) 全面深化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第28-29页 |
(二) 民之所望为施政之所向 | 第29-30页 |
(三) 践行“三严三实”,做到有权不可任性 | 第30-31页 |
三、 自觉拜人民为师 | 第31-32页 |
四、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时代价值和践行途径 | 第35-41页 |
一、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时代价值 | 第35-37页 |
(一) 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发展的新篇章 | 第35-36页 |
(二)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理论基石 | 第36-37页 |
(三) 践行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 第37页 |
二、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践行途径 | 第37-41页 |
(一) 建立健全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 | 第37-38页 |
(二)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 第38-39页 |
(三)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提高对群众观的认识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