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油松胚珠发育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胚珠发育的细胞形态研究 | 第11-12页 |
·胚珠发育生理生化的研究 | 第12页 |
·胚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12-13页 |
·胚珠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3-14页 |
·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LMD技术的特点 | 第14页 |
·LMD的一般操作流程 | 第14-16页 |
·LMD技术在植物生物学中的的应用 | 第16-18页 |
·LMD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8页 |
·RNA的扩增技术 | 第18-20页 |
·RNA的线性扩增 | 第18-19页 |
·RNA的指数扩增 | 第19页 |
·两种RNA扩增方法对比 | 第19页 |
·展望 | 第19-20页 |
·核糖体蛋白质的其他功能研究 | 第20页 |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油松胚珠雌配子体与周围二倍体组织的分离捕获 | 第22-26页 |
·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油松胚珠冷冻切片 | 第22-23页 |
·收集雌配子体及其周围二倍体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页 |
·讨论 | 第24-26页 |
·选择切片方法 | 第24-25页 |
·LMD的使用 | 第25-26页 |
3 雌配子体及其周围二倍体组织的RNA提取与线性扩增 | 第26-35页 |
·材料 | 第26页 |
·试剂盒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31页 |
·雌配子体及其周围二倍体组织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微量RNA的线性扩增 | 第27-31页 |
·结果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样品的准备 | 第32-33页 |
·微量样品的RNA提取 | 第33页 |
·RNA扩增选择 | 第33-35页 |
4 雌配子体及其周围二倍体组织的cDNA文库构建与分析 | 第35-48页 |
·材料 | 第35页 |
·试剂盒及PCR检测引物合成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41页 |
·油松胚珠cDNA文库构建 | 第35-40页 |
·EST序列分析及数据比对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构建cDNA文库的检测 | 第41-42页 |
·文库EST序列分析 | 第42-48页 |
5 油松雌配子体发育中PtRPL7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 第48-57页 |
·材料 | 第49页 |
·引物合成及试剂盒、试剂 | 第49页 |
·仪器 | 第49页 |
·方法 | 第49-52页 |
·探针模板的制备 | 第49-50页 |
·探针模板的纯化 | 第50页 |
·探针的标记 | 第50-51页 |
·油松胚珠的固定 | 第51页 |
·制备冷冻切片 | 第51-52页 |
·切片预处理 | 第52页 |
·FISH原位杂交 | 第52页 |
·杂交后检测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54页 |
·FISH探针制备 | 第52-53页 |
·FISH杂交检测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7页 |
·PtRPL7a基因的功能 | 第54-55页 |
·组织切片上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的改进 | 第55-56页 |
·避免RNase污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