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书学思想及草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傅山书法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 | 第12-29页 |
第一节 傅山生平及其著作 | 第12-14页 |
一、傅山的生平经历 | 第12-13页 |
二、傅山的著作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傅山的书学思想 | 第14-29页 |
一、“作字先作人”的误读 | 第14-20页 |
二、“四宁四毋”的误读 | 第20-24页 |
三、傅山书法美学观的最高观照——天机自然 | 第24-29页 |
第二章 傅山的草书研究 | 第29-46页 |
第一节 傅山草书的阶段性变化 | 第30-35页 |
一、早期阶段 | 第30-31页 |
二、中期阶段 | 第31-34页 |
三、晚期阶段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傅山草书的表现性分析 | 第35-46页 |
一、憶临作品 | 第36-41页 |
二、创作性作品 | 第41-46页 |
第三章 傅山书法及书学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影响 | 第46-52页 |
第一节 傅山在明清书坛之位置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傅山书学的启示及其书法评价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50-52页 |
一、学古与习书 | 第50-51页 |
二、形似与神似 | 第51页 |
三、临摹与创作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