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莠去津毒性 | 第11-13页 |
·莠去津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莠去津对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 | 第11-12页 |
·莠去津的生物危害 | 第12-13页 |
·河蟹及其生殖系统 | 第13-14页 |
·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与精子质量评价 | 第14-15页 |
·乳酸脱氢酶 | 第14-15页 |
·酸性磷酸酶 | 第15页 |
·精子DNA及其组蛋白 | 第15-17页 |
·精子DNA与精子质量评价 | 第15-16页 |
·组蛋白及其甲基化修饰 | 第16-17页 |
·实验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莠去津对河蟹精子酶活性的影响 | 第18-31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8-20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8页 |
·主要试剂及配方 | 第18-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莠去津梯度暴露 | 第20页 |
·精荚(子)蛋白制备 | 第20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20-21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 | 第21-22页 |
·酶活力定义及计算 | 第22页 |
·酶谱法分析酶活性 | 第22-23页 |
·酶活性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 | 第24-29页 |
·精荚(子)蛋白浓度 | 第24-25页 |
·分光光度法分析结果 | 第25-26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谱分析结果 | 第26-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莠去津对河蟹成熟精子核DNA的影响 | 第31-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精子悬液的制备 | 第32-33页 |
·莠去津暴露 | 第33页 |
·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 | 第33页 |
·精子核DNA完整性判断标准 | 第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荧光观察结果 | 第34页 |
·统计学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第4章 莠去津对河蟹精子中组蛋白H3、H4 及H3K79 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影响 | 第36-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试剂及配方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莠去津暴露处理 | 第37页 |
·取材 | 第37页 |
·定量PCR引物设计 | 第37页 |
·莠去津处理后成熟雄性河蟹精子总R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总RNA的稀释及cDNA的合成 | 第38页 |
·定量标准曲线制作 | 第38-39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河蟹精子组蛋白H3、H4 以及H3K79 甲基转移酶表达量 | 第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RT-qPCR引物 | 第40页 |
·莠去津处理后成熟雄性河蟹精子总R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定量标准曲线 | 第41页 |
·莠去津染毒对河蟹精子组蛋白H3 和H4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莠去津染毒对河蟹精子组蛋白H3K79 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