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49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18页 |
| ·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的需要 | 第15-16页 |
| ·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难题的需要 | 第16-17页 |
| ·提高XX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需要 | 第17-18页 |
| ·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理论基础 | 第26-44页 |
| ·传播学相关理论 | 第26-3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第37-39页 |
| ·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39-44页 |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44-4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4-45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45-46页 |
| ·相关概念说明 | 第46-49页 |
| 第二章 XX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现状 | 第49-55页 |
| ·互动平台种类丰富,满足官兵需求较少 | 第49-50页 |
| ·基层官兵参与热情高,中高级干部参与少 | 第50-51页 |
| ·注重数据库内容建设,轻视数据库使用效益 | 第51-52页 |
|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多,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少 | 第52-53页 |
| ·硬件建设较为先进,使用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XX网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55-65页 |
| ·XX网互动在官兵认知教育内容中的作用 | 第55-58页 |
| ·在注意教育内容中的作用 | 第55-56页 |
| ·在感知教育内容中的作用 | 第56-57页 |
| ·在理解教育内容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 ·XX网互动在影响官兵情绪情感中的作用 | 第58-59页 |
| ·在情绪感染中的作用 | 第59页 |
| ·在情感移情中的作用 | 第59页 |
| ·XX网互动在坚定官兵道德意志中的作用 | 第59-61页 |
| ·在影响道德意志目的中的作用 | 第60-61页 |
| ·在影响道德意志顽强力中的作用 | 第61页 |
| ·XX网互动在调控官兵行为中的作用 | 第61-65页 |
| ·在官兵服从和依从中的作用 | 第62-63页 |
| ·在官兵模仿和从众中的作用 | 第63-65页 |
| 第四章 XX网互动的参与人员分析 | 第65-90页 |
| ·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 第65-74页 |
| ·网络管理员 | 第65-67页 |
| ·网络评论员 | 第67-68页 |
| ·网络意见领袖 | 第68-70页 |
| ·技术研发人员 | 第70-72页 |
| ·普通网民 | 第72-74页 |
| ·参与人员的结构特征 | 第74-83页 |
| ·男女比例 | 第75-76页 |
| ·职务特征 | 第76-78页 |
| ·年龄分布 | 第78-81页 |
| ·学历结构 | 第81-83页 |
| ·参与人员的行为特征 | 第83-90页 |
| ·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 第83-84页 |
| ·表达意愿的真实性 | 第84-86页 |
| ·互动过程的短暂性 | 第86-87页 |
| ·网络行为的可控性 | 第87-90页 |
| 第五章 影响官兵参与XX网互动的主要因素 | 第90-109页 |
| ·个人动机 | 第90-101页 |
| ·认知的需要 | 第91-93页 |
| ·交流的需要 | 第93-96页 |
| ·认同的需要 | 第96-98页 |
| ·娱乐放松的需要 | 第98-99页 |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第99-101页 |
| ·行政驱动 | 第101-105页 |
| ·命令官兵参与 | 第101-102页 |
| ·引导官兵参与 | 第102-103页 |
| ·激励官兵参与 | 第103-105页 |
| ·情境因素 | 第105-109页 |
| ·自由平等的互动情境 | 第105-106页 |
| ·轻松自如的互动情境 | 第106-107页 |
| ·积极踊跃的互动情境 | 第107-109页 |
| 第六章 XX网互动平台的主要类型 | 第109-131页 |
| ·社会性网络服务 | 第109-113页 |
| ·代表性平台 | 第109-111页 |
| ·功能特点 | 第111-112页 |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112-113页 |
| ·即时通信 | 第113-116页 |
| ·代表性平台 | 第113-115页 |
| ·功能特点 | 第115页 |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115-116页 |
| ·电子邮件 | 第116-119页 |
| ·代表性平台 | 第116-118页 |
| ·功能特点 | 第118页 |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118-119页 |
| ·网络知识库 | 第119-122页 |
| ·代表性平台 | 第119-121页 |
| ·功能特点 | 第121页 |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121-122页 |
| ·网络论坛 | 第122-127页 |
| ·代表性平台 | 第122-124页 |
| ·功能特点 | 第124-125页 |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125-127页 |
| ·信息发布网页 | 第127-131页 |
| ·代表性平台 | 第127-128页 |
| ·功能特点 | 第128-129页 |
|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129-131页 |
| 第七章 XX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31-158页 |
| ·基本理论 | 第131-135页 |
| ·开展党的基本理论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31-132页 |
| ·官兵参与党的基本理论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32-133页 |
| ·围绕党的基本理论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33-135页 |
| ·形势政策 | 第135-138页 |
| ·开展形势政策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35-136页 |
| ·官兵参与形势政策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36-137页 |
| ·围绕形势政策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37-138页 |
| ·党史军史 | 第138-142页 |
| ·开展党史军史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38-139页 |
| ·官兵参与党史军史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39-140页 |
| ·围绕党史军史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40-142页 |
| ·法律法规 | 第142-145页 |
| ·开展法律法规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42-143页 |
| ·官兵参与法律法规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43-144页 |
| ·围绕法律法规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44-145页 |
| ·科学知识 | 第145-148页 |
| ·开展科学知识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45-146页 |
| ·官兵参与科学知识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46-147页 |
| ·围绕科学知识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47-148页 |
| ·部队管理 | 第148-151页 |
| ·开展部队管理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48-149页 |
| ·官兵参与部队管理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49-150页 |
| ·围绕部队管理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50-151页 |
| ·军事训练 | 第151-154页 |
| ·开展军事训练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51-152页 |
| ·官兵参与军事训练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52-153页 |
| ·围绕军事训练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53-154页 |
| ·官兵生活 | 第154-158页 |
| ·开展生活动态互动的主要目的 | 第154-155页 |
| ·官兵参与生活动态互动的主要动机 | 第155-156页 |
| ·围绕官兵生活动态互动的主要方法 | 第156-158页 |
| 第八章 增强XX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158-177页 |
| ·进一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第158-161页 |
| ·树立善于用网的观念 | 第158-159页 |
| ·树立多维宣传的观念 | 第159-160页 |
| ·树立平等交流的观念 | 第160-161页 |
| ·进一步优化XX网互动平台功能设计 | 第161-164页 |
| ·加强XX网互动平台顶层设计 | 第161-162页 |
| ·着眼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设计 | 第162-164页 |
| ·适应XX网硬件性能设计 | 第164页 |
| ·进一步激发官兵参与XX网互动的热情 | 第164-169页 |
| ·着眼官兵上网动机设置内容 | 第165-166页 |
| ·发挥行政权力驱动引导作用 | 第166-167页 |
| ·营造激励XX网互动的情境 | 第167-168页 |
| ·改善参与XX网互动的条件 | 第168-169页 |
| ·进一步加强XX网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 第169-172页 |
| ·拓宽选拔渠道 | 第169-170页 |
| ·加强军地联合 | 第170-171页 |
| ·制定政策激励 | 第171-172页 |
| ·进一步提高XX网互动管控科学化水平 | 第172-177页 |
| ·健全网络法规制度 | 第172-174页 |
| ·加强网络道德规范 | 第174-175页 |
| ·利用网络技术管控 | 第175-177页 |
| 结束语 | 第177-180页 |
| 致谢 | 第180-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3-194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94-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