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一) 关于美国高校学术环境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二) 关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心理需求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三) 关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 (四) 述评 | 第15页 |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一) 美国高校 | 第15-16页 |
| (二) 终身教授 | 第16页 |
| (三) 激励机制 | 第16-17页 |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 (一)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 (二) 双因素理论 | 第18页 |
|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七、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第20页 |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美国高校终身教授的激励目标 | 第21-26页 |
| 一、美国高校终身教授的职业特点 | 第21-23页 |
| (一) 前期预备期长,投入大 | 第21-22页 |
| (二) 工作安全稳定,自主性高 | 第22页 |
| (三) 工作富有创新性,社会地位高 | 第22-23页 |
| 二、美国高校终身教授的心理需求 | 第23-24页 |
| (一) 追求学术自由 | 第23页 |
| (二) 物质需求具有潜在性 | 第23页 |
| (三) 精神需求占主导地位 | 第23-24页 |
| 三、美国高校终身教授的激励目标分析 | 第24-26页 |
| (一) 教学方面的目标 | 第24页 |
| (二) 科研方面的目标 | 第24-25页 |
| (三) 社会服务方面的目标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美国高校终身教授的激励环境 | 第26-30页 |
| 一、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的学术环境 | 第26-27页 |
| 二、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的制度保障 | 第27-30页 |
| (一) 教授治校制度 | 第27-28页 |
| (二) 终身教授制度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美国高校终身教授的激励策略 | 第30-39页 |
| 一、灵活的薪酬激励 | 第30-32页 |
| (一) 美国高校的薪酬制度 | 第30-31页 |
| (二) 激励作用分析 | 第31-32页 |
| 二、丰富多样的工作支持 | 第32-35页 |
| (一) 工作支持相关制度 | 第32-35页 |
| (二) 激励作用分析 | 第35页 |
| 三、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 | 第35-39页 |
| (一) 终身教授评估制度 | 第35-38页 |
| (二) 激励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机制的特点及启示 | 第39-44页 |
| 一、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机制的特点 | 第39-41页 |
| (一) 注重环境建设,激发自主激励 | 第39-40页 |
| (二)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40页 |
| (三) 充分发挥评估的激励作用 | 第40-41页 |
| 二、美国高校终身教授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4页 |
| (一) 打造健康发展的学术体系 | 第41-42页 |
| (二) 增强物质激励的同时兼顾精神关怀 | 第42-43页 |
| (三) 将评估与教授的专业发展结合 | 第43-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