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8-9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0-14页 |
(一)“省直管县”改革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10-13页 |
(二)“省直管县”改革研究的局限性 | 第13-14页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府际关系理论 | 第15-17页 |
一、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二、启示及应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政府职能配置理论 | 第17-19页 |
一、基本理论 | 第17页 |
二、启示及应用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政府层级理论 | 第19-20页 |
一、基本理论 | 第19页 |
二、启示及应用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一、基本理论 | 第20页 |
二、启示及应用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优势 | 第21-25页 |
第一节 国际优势 | 第21-22页 |
一、西方相关理论及思潮的大力推动 | 第21页 |
二、其他国家层级结构的示范效应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国内优势 | 第22-23页 |
一、充分的宪法依据 | 第22页 |
二、深厚的历史基础 | 第22-23页 |
三、其他省份的策应 | 第23页 |
四、中央政策的支持 | 第23页 |
第三节 区域优势 | 第23-25页 |
一、区位优势 | 第23-24页 |
二、人口数量的优势 | 第24页 |
三、政策优势 | 第24页 |
四、改革成本的优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确立 | 第25-27页 |
一、计划单列为海南省省直管县体制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 第25页 |
二、权力的下放进一步推动了海南省省直管县体制的确立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推行 | 第27-28页 |
一、推行“小政府”、“大服务”的模式 | 第27-28页 |
二、加强立法建设 | 第28页 |
第三节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深化 | 第28-31页 |
一、大规模地下放权力 | 第28-29页 |
二、立法保障改革成果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绩效 | 第31-38页 |
第一节 政府取得的绩效 | 第31-34页 |
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行政成本 | 第31-32页 |
二、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 | 第32-34页 |
三、增强了省级监督统筹的能力 | 第34页 |
四、提升了政府人员的素质 | 第34页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得到增长 | 第34-36页 |
第三节 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38-45页 |
第一节 行政区划设计不合理 | 第38页 |
第二节 体制关系仍待进一步理顺 | 第38-43页 |
一、省与市县的事权划分仍不够明晰合理 | 第38-41页 |
二、市县政府事权和财权匹配度仍需提高 | 第41-42页 |
三、市县职能残缺不全,条块关系矛盾较突出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改革的配套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 第43-45页 |
第六章 完善海南省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对策建议 | 第45-49页 |
第一节 重新调整行政区划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理清体制关系 | 第46-48页 |
一、理清市县政府和省机关单位的事权关系 | 第46-47页 |
二、理清市县政府和省机关单位的财权关系 | 第47-48页 |
三、理清垂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条块关系 | 第48页 |
第三节 同步推进配套改革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