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北京地区混合居住区现状调研 | 第10-11页 |
| ·对现有混合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 第11-12页 |
| ·结合国外先进的交往空间设计经验,对我国未来混合居住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方法提出构想 | 第12页 |
| ·研究对象、范围及概念解释 | 第12-13页 |
| ·社区 | 第12页 |
| ·混合居住社区 | 第12-13页 |
| ·居住区交流空间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国外成功先例—新加坡社区商业开发和居民管理 | 第16-18页 |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 第3章 北京市典型混合居住社区居民行为习惯调查与分析 | 第20-34页 |
| ·调查研究概述 | 第20-24页 |
| ·研究区域的确立 | 第20-24页 |
| ·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4页 |
| ·调查数据的采集方法和过程 | 第24页 |
| ·混合居住区实地调研 | 第24-33页 |
|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24-26页 |
| ·各阶层居民构成状况调查 | 第26页 |
| ·各阶层居民设施使用频率调查 | 第26-27页 |
| ·各阶层居民活动设施需求调查 | 第27-28页 |
| ·混合居住小区公共活动设施现状概述 | 第28-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混合居住社区既有公共空间建设状况调查与分析 | 第34-38页 |
| ·居住社区公共空间的分类 | 第34页 |
| ·公共空间中的交流空间 | 第34-37页 |
| ·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 第37-38页 |
| 第5章 混合社区邻里交往发生的特性及空间条件 | 第38-47页 |
| ·不同阶层居民交往特性 | 第38-43页 |
| ·各阶层居民客观情况和交往心理分析 | 第38-39页 |
| ·各阶层居民日常行为调查 | 第39-42页 |
| ·各阶层居民的混合尺度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页 |
| ·促进不同阶层邻里交往的空间特性 | 第43-47页 |
| ·交往空间的均好性 | 第43-45页 |
| ·交往空间的多样性 | 第45-46页 |
| ·交往空间的经济性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6章 调研小区交流空间问题分析 | 第47-57页 |
| ·社区道路、景观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 ·社区体育活动设施问题分析 | 第48-49页 |
| ·社区中心活动广场问题分析 | 第49-52页 |
| ·社区儿童活动设施问题分析 | 第52-54页 |
| ·社区服务场所问题分析 | 第54-55页 |
|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问题分析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7章 混合社区交往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第57-80页 |
| ·道路及景观 | 第57-61页 |
| ·人性化的交通流线 | 第57-59页 |
| ·座椅及停留空间—停留的结点 | 第59-60页 |
| ·路旁景观绿化设计—适用的环境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页 |
| ·小区体育活动设施 | 第61-65页 |
| ·体育活动设施的分类—大众的需求 | 第61-62页 |
| ·体育活动设施的配比—自身的特点 | 第62-64页 |
| ·体育设施的维护—持续的保障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页 |
| ·社区中心广场 | 第65-69页 |
| ·广场位置选择—可达性和汇聚性 | 第65-66页 |
| ·广场的功能复合性—生活功能和休闲功能 | 第66-68页 |
| ·广场的空间分隔—适度的融合深度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页 |
| ·儿童游乐设施 | 第69-72页 |
| ·从多方面入手增加儿童活动设施数量 | 第70-71页 |
| ·场地位置选择—与成人活动场地邻近带动成人交流 | 第71页 |
| ·分年龄段设置设施,满足不同阶段儿童活动需求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页 |
| ·小区其他服务性设施 | 第72-80页 |
| ·社区菜园建设 | 第72-73页 |
| ·社区活动中心建设 | 第73-75页 |
| ·社区医院建设 | 第75-77页 |
| ·家庭书房的延伸—社区文化设施 | 第77-78页 |
| ·小结 | 第78-80页 |
| 第8章 适用于我国的邻里中心模式 | 第80-82页 |
| ·结合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邻里中心模式 | 第80-82页 |
| 结语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