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抚源水乡—驿前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2-13页
     ·研究对象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江西古镇研究综述第15-1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驿前古镇的社会价值第17页
     ·驿前古镇的科学价值第17页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第17-18页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研究难点第18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驿前古镇的地域文化解析第21-32页
   ·历史沿革第21-24页
     ·区域发展略述第21-23页
     ·历代行政变化第23-24页
   ·区位优势第24-26页
     ·商品流通的枢纽第24-26页
     ·百货云集的繁华第26页
   ·文化分析第26-32页
     ·水润乡土第26-29页
     ·客家南迁第29-32页
第3章 古镇发展脉络——“因水而生,因水成镇”第32-42页
   ·发达的交通——生成的缘起第32-38页
     ·江西交通沿线水乡城镇的发展历史第32-36页
     ·驿前的发展与发达的交通关系密切第36-38页
   ·族人的智慧——发展的支撑第38-40页
     ·赖姓宗族的历史第38-39页
     ·驿前赖姓的发展第39-40页
   ·优势的延续——垂暮的新生第40-42页
     ·保留优势第40-41页
     ·绿色旅游第41-42页
第4章 古镇空间形态——“以水为骨,依傍环绕”第42-55页
   ·驿前古镇的自然地理形态第42-43页
     ·气候第42-43页
     ·地理第43页
     ·资源第43页
   ·驿前古镇的选址与格局第43-49页
     ·驿前古镇的选址第43-45页
     ·驿前古镇的格局第45-49页
   ·驿前古镇形态演变第49-51页
   ·驿前古镇街巷形态第51-55页
第5章 古镇建筑形态——“依水安住,随意精练”第55-90页
   ·驿前古镇历史建筑分类第55-59页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第56-57页
     ·根据建筑的修建年代分类第57-58页
     ·根据建筑的空间类型分类第58-59页
   ·驿前古镇与周边水乡古镇建筑的差异与共性第59-65页
     ·江西水网地带水乡古镇的建筑形态第59-62页
     ·驿前古镇与周边水乡古镇历史建筑的共性第62页
     ·驿前古镇与周边水乡古镇历史建筑的差异第62-65页
   ·古镇历史建筑的择基第65-68页
     ·择基因素第65-66页
     ·宅水关系第66-68页
   ·古镇历史建筑的平面第68-73页
     ·曲尺折进型第69-70页
     ·合院对称型第70-73页
   ·古镇历史建筑的立面第73-76页
     ·与水相融的轮廓第73-74页
     ·朴素自然的墙体第74-75页
     ·错落有致的屋顶第75-76页
   ·古镇历史建筑的空间第76-80页
     ·开敞通畅的厅堂第76-77页
     ·独立私密的居室第77-78页
     ·布置灵活的院落第78-79页
     ·轻盈明亮的檐廊第79-80页
     ·功能考究的局部第80页
   ·古镇历史建筑的结构第80-82页
     ·纵向构架第80-82页
     ·横向构架第82页
   ·古镇历史建筑的艺术体现第82-90页
     ·建筑与水环境的关系第82-84页
     ·建筑装饰特征第84-90页
第6章 驿前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第90-96页
   ·现存历史建筑的问题第90-92页
     ·新老建筑混建、建筑缺乏活力第90页
     ·基础设施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第90-91页
     ·建筑材料受损、保护力度不足第91页
     ·保护意识薄弱、缺少功能定位第91-92页
   ·保护与发展的思路第92-93页
     ·保护水乡文化第92页
     ·改善居住环境第92-93页
   ·保护与发展的策略第93-96页
     ·建筑保护建议第93-94页
     ·古镇的新发展第94-96页
第7章 结语与展望第96-98页
   ·驿前古镇研究总结第96页
   ·对于当代城市与建筑的启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图片索引第101-104页
附录1 驿前历史建筑年代分类表第104-108页
附录2 驿前历史建筑装饰示意表第108-111页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成果目录第111-112页
附录4 建筑大样第112-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汽机房型钢混凝土柱-钢梁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考虑楼梯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