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形式与发展的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研究不足 | 第11-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现阶段研究不足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18-34页 |
·金融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演进 | 第18-26页 |
·金融模式的理论内涵 | 第18-23页 |
·金融模式的演进 | 第23-26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 | 第26-34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形成动因 | 第27-29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理论内涵 | 第29-34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业态的发展分析 | 第34-41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功能观 | 第34-36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业务创新 | 第36-41页 |
·P2P 网络贷款 | 第37-39页 |
·众筹融资 | 第39-40页 |
·电商小贷 | 第40-41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实现机制分析 | 第41-51页 |
·中介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实现机制的对比 | 第41-47页 |
·风险分担机制的对比 | 第41-42页 |
·信息处理机制的对比 | 第42-44页 |
·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对比 | 第44-46页 |
·外部调控机制的对比 | 第46-47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实现机制的特点 | 第47-51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分担机制的特点 | 第47-48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信息处理机制的特点 | 第48-49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的特点 | 第49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外部调控机制的特点 | 第49-51页 |
第5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建议 | 第51-56页 |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劣势 | 第51-53页 |
·金融产品设计能力不足 | 第51页 |
·信用体系缺失 | 第51-52页 |
·风险防控能力弱 | 第52-53页 |
·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建议 | 第53-56页 |
·推动发展创新的产品设计 | 第53-54页 |
·加快建设完善的征信体系 | 第54页 |
·促进形成健全的监管体制 | 第54-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