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论我国刑法中的“非法”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0. 导论第12-17页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页
   ·“非法”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非法”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我国“非法”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页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第15-17页
1. 由“偷渡案”引出的“非法出境”问题第17-19页
2. 我国刑法中关于“非法”的基本理论第19-30页
   ·“实质判断说”与“形式判断说”的理论梳理第19-26页
     ·实质判断说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形式判断说的相关理论第21-22页
     ·形式判断说与实质判断说关于犯罪构成模式的争论第22-26页
   ·从事实与价值的角度来思考第26-29页
   ·小结第29-30页
3. 我国现阶段的犯罪构成的标准第30-39页
   ·我国的犯罪构成要件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第30-32页
   ·罪刑法定原则与事实判断的关系第32-33页
   ·罪刑法定与主客观相统一的关系第33-34页
   ·犯罪构成体系中价值判断的重要意义第34-38页
   ·小结第38-39页
4. 建立类型化的“非法”体系第39-54页
   ·类型化方法的作用第39-42页
     ·犯罪的事实体系要求应当运用类型化的方法第39-40页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必须采用类型的方法第40-41页
     ·类型体系对于理解“非法”的意义第41-42页
   ·如何构建“非法”的体系第42-43页
   ·典型“非法”的构建第43-46页
     ·典型“非法”的标准意义第43-44页
     ·典型的“非法”应以事实为基准第44-46页
   ·不典型“非法”的构建第46-48页
     ·不典型的“非法”的补充意义第46-47页
     ·不典型的“非法”应以价值为基准第47-48页
   ·以“非法行医罪”为例进行分析第48-53页
   ·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职务犯罪案件立案监督
下一篇:量刑情节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