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第8页 |
·文献述评 | 第8-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外文献评价 | 第1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税收效率的界定 | 第16页 |
·税收公平的界定 | 第16-17页 |
·税收自由的界定 | 第17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税收效率、公平与经济自由理论分析 | 第20-29页 |
·税收效率、公平与经济自由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税收效率的理论基础 | 第20页 |
·税收公平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税收经济自由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税收效率、公平与经济自由理论分析 | 第22-28页 |
·税收效率理论 | 第23页 |
·税收公平理论 | 第23-26页 |
·税收经济自由理论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衡量税收效率、公平与经济自由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6页 |
·衡量税收效率的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税收超额负担 | 第29-30页 |
·GDP 税收弹性 | 第30页 |
·GDP 协调系数 | 第30页 |
·衡量税收公平的指标体系 | 第30-33页 |
·税前税后极差比 | 第30-31页 |
·税前税后变异系数比 | 第31页 |
·税前税后基尼系数比 | 第31-32页 |
·税收累进程度 | 第32页 |
·税负不平等指数 | 第32-33页 |
·地区税收负担率 | 第33页 |
·衡量税收经济自由的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政府规模 | 第33页 |
·民间投资规模 | 第33-34页 |
·民间投资规模税收弹性 | 第34页 |
·关税税负水平 | 第34页 |
·税收痛苦指数 | 第34页 |
·初次分配、再分配与三次分配状况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中国税收制度效率测度 | 第36-50页 |
·税收与经济增长变量数据描述 | 第36-42页 |
·中国“GDP税收弹性”测算 | 第36-38页 |
·地区“GDP协调系数”测算 | 第38-42页 |
·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42-45页 |
·研究假设 | 第42页 |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数据检验 | 第43-44页 |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 | 第45-49页 |
·研究假设 | 第45页 |
·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 第45页 |
·数据检验 | 第45-46页 |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中国税收制度公平评价 | 第50-62页 |
·“税负不平等指数”公平性评价 | 第50-53页 |
·全国层面 | 第50-51页 |
·区域层面 | 第51-53页 |
·地区层面“税收负担”公平性评价 | 第53-58页 |
·税收竞争公平性实证检验 | 第58-61页 |
·研究假设 | 第58页 |
·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 第58-60页 |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中国税收制度经济自由性质评价 | 第62-71页 |
·以“政府规模”反映的税收制度经济自由性质评价 | 第62-64页 |
·税收对民间投资规模影响实证检验 | 第64-70页 |
·研究假设 | 第64页 |
·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 第64-68页 |
·数据检验 | 第68-69页 |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1-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1页 |
·政策建议 | 第71-73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98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清单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